十堰三合汤是源自湖北郧阳地区的传统名小吃,已有500多年历史,以牛肉片、红薯粉条和猴头饺(拇指水饺)为核心食材,搭配牛骨熬制的鲜辣汤汁,形成“三合一”的独特风味。其来历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因鄂豫陕三地秀才赶考途中偶遇共创而得名,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驱寒提神、食疗兼备”的地方饮食瑰宝。
十堰三合汤的诞生源于一场明代科举佳话。万历年间,三位分别来自湖北、河南、陕西的秀才进京赶考,途经郧阳府时遇暴雨滞留客栈。临别前,三人将随身携带的牛肉、粉丝、饺子烩煮一锅,佐以香料,意外成就了浓香四溢的美食。客栈老板据此研发出固定配方,命名为“万历三合汤”,后逐渐演变为郧阳地区的标志性小吃。
这道美食的独特之处在于“三合”食材的讲究与工艺的秘传。主料必须选用本地黄牛肉、郧阳红薯粉和手工猴头饺,汤底需以牛蹄骨加入中草药慢熬,辣椒油需现泼提香。成品兼具牛肉的鲜嫩、粉条的爽滑和饺子的清香,汤汁酸辣浓郁,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民间甚至流传“郧阳三合汤,几天不吃想得慌”的俗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合汤的传承充满地域文化特色。早期以家族秘制为主,如“王氏三合汤”“何记三合汤”等老字号,现已成为十堰旅游推荐品牌。其制作技艺强调“天时地利人和”——本地食材、传统工艺与食俗文化的结合,甚至被赋予“三纲三才”的文化寓意,成为连接古今的味觉符号。
如今,十堰三合汤已从街头小吃升级为文化名片,不仅入选省级非遗项目,更通过央视报道走向全国。若到访十堰,不妨循着牛骨汤的香气,体验这碗承载着百年科举故事与秦巴风味的舌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