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冬季整体呈现暖冬特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但期间伴随剧烈冷暖波动。2月徐家汇站气温首次突破21℃,创同期新高,而1月寒潮又导致48小时内暴跌近9℃,呈现典型的“过山车”式气候。
-
暖冬的核心证据:2025年冬季(12月至2月)上海平均气温显著高于常年,尤其2月底出现21.8℃的异常高温,打破历史同期纪录。春节前后平均气温维持在5-10℃,符合暖冬定义。
-
极端寒潮的短暂干扰:1月中旬强寒潮使市区最低温跌至-2℃,郊区达-7℃,但寒潮后迅速回温,周末最高气温反弹至15℃,说明暖冬背景下仍存在短期强降温。
-
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气象数据显示,上海冬季气温波动加剧,暖冬频率上升。2025年虽经历寒潮,但整体偏暖趋势未改,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一致。
-
对生活与生态的影响:暖冬导致降水偏少,空气干燥,需注意防火补水;同时病虫害越冬风险增加,农业需提前防控。而异常高温可能扰乱动植物生长周期。
提示:上海冬季气候渐趋“暖湿波动化”,建议公众通过气象预警灵活应对骤冷骤热,同时关注长期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态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