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菜是一种春季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通体覆盖灰白色绒毛,茎直立高10-40厘米,叶片呈倒披针形或匙形,开黄色簇状小花,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
外形特征
清明菜植株矮小,茎部直立且基部木质化,全株密布白色绵毛,触感柔软如绒。叶片互生,形状多为倒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偶有浅齿,基部叶片常呈莲座状排列。春季开花时,顶端簇生黄色小花,花冠小巧密集,形似繁星点缀。 -
颜色与质感
嫩叶呈深绿色,老叶灰绿,因覆有蛛丝状绵毛而呈现灰白或黄白色外观。茎叶质地柔嫩,尤其春季新叶清香脆嫩,适合采摘食用。 -
生长习性
多生于田野、山坡或路旁,清明前后为生长旺盛期。其匍匐根茎和莲座状叶丛适应力强,花期集中在8-9月,果期9-10月,但春季嫩叶为最佳食用阶段。
清明菜不仅可制作炒蛋、凉拌等菜肴,还因富含黄酮类物质而具润肺、消食之效,是春季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