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2025年秋季起实施幼儿园免费教育政策,覆盖3-6岁小班新生并逐步推广至整个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免除保教费、教材费及基础服务费等措施减轻家庭负担,同步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全国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示范样板。
政策核心内容:
-
分阶段免费教育
2025年秋季入学的小班新生享受学费全免,2026年扩展至中班,2027年实现大中小班全面免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同步享受财政补贴,家长仅需承担餐费及少量杂费,年均节省支出超万元。 -
费用减免与监管机制
免除项目包括保教费、教材费和基础服务费,严禁变相收费。建立家校联合监督渠道,对违规收费“零容忍”,确保资金透明使用。贫困地区额外获得多媒体教室建设支持,保障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
托幼一体化试点
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探索将托育服务纳入免费范围,未来可能延长免费教育至4年。此举缓解家庭育儿压力,尤其为多孩家庭提供便利,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
教育资源优化升级
新建现代化幼儿园并升级现有设施,如增设开放式建构功能室、儿童友好型户外场地等。师资方面扩大招聘规模,提升教师待遇,确保教学水平与硬件同步提升。偏远地区通过新增公办教学点,解决“入园难”问题。
实施效果与社会意义:
该政策显著降低育儿成本,推动城乡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民办幼儿园转向质量竞争,倒逼行业规范化发展。长远来看,浙江模式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提供参考,彰显民生导向的治理智慧。家长可提前规划子女入学,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助力孩子获得优质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