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脉贯穿全境
山西吕梁市得名于其地理特征,具体原因如下:
一、核心命名依据
吕梁市因 吕梁山脉 纵贯全境而得名。该山脉北接恒山,南至禹门口,是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天然屏障,形成南北地理分界线。
二、名称由来补充
-
地理形态特征
吕梁山在古代文献中被称为“骨脊山”,因其连绵起伏的山势如巨兽脊背而得名。其岩层险峻,河流奔腾,具有“壁立千仞,雷奔电泄”的自然景观。
-
历史演变
- 春秋时期,吕梁为晋国西部边境,是华夏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 - 战国时期属赵魏疆域,至唐代因郑兴的孝行被赐名“孝义县”。 - 2003年撤地设市后,因山脉贯穿全境,正式定名为吕梁市。
三、相关地理信息
- 行政区划 :全市总面积2.11万平方公里,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自然与人文 :境内有吕梁山、云梦山等名山,以及北武当山、方山县北武当山等旅游区。历史上是红军东征主战场和晋绥边区首府。
吕梁市之名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禀赋,既体现了自然形态特征,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