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萧红的童年回忆为线索,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以下是小说的主要情节:
呼兰河小城概貌
呼兰河是一个僻远、热闹却并不繁华的小城,只有两条大街,分别叫东二道街和西二道街。
呼兰河的风俗习惯
- 跳大神:人们一旦生了大病,就会请来跳大神儿的,跳大神儿要敲鼓杀鸡,左邻右舍的街坊都会赶来看。
- 放河灯:每年七月十五鬼节,呼兰河上放河灯,和尚、道士在河沿上做道场。
- 唱台子戏:不定日子的戏台子戏,遇到丰收的年景或干旱不下雨时,人们会唱台子戏。
- 娘娘庙庙会:人们虔诚地在庙前求神、求子、求平安、求发财。
祖父与“我”的童年生活
“我”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祖父慈祥、和蔼可亲,是家里最关心“我”的人。祖父常常带着“我”在后花园和储藏室里玩耍,教“我”读诗。
邻居们的故事
- 小团圆媳妇:胡家养了个十二岁的小童养媳,她成天乐呵呵的,但胡家想给她下马威,总是无缘无故地打她,最终被折磨致死。
- 有二伯:一个老光棍儿,性情古怪,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他最怕人骂他绝后。
《呼兰河传》通过这些情节展现了呼兰河小城的生活风貌和人物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愚昧和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