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橘三百枚”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奉橘帖》中提到的赠友诗句,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字面含义
-
奉橘 :指赠送橘子,其中“奉”字带有恭敬、献礼的意味;
-
三百枚 :数量表述,强调橘子的珍贵与用心;
-
霜未降,未可多得 :说明因未到霜降节气,橘子尚未达到最佳成熟期,故无法多采摘。
二、文化背景
-
节气与物候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进入深秋,气温下降,橘子的酸味减弱、甜度提升,品质更佳。王羲之以此节气为分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典故与传承
该诗句成为文化典故,被唐代诗人韦应物借用:“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与元九书》)可见其影响深远,成为文人赠礼、表达期许的常见题材。
-
收藏价值
《奉橘帖》因“霜”字书写尤为精美,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研究东晋书法的珍贵文献。
三、相关延伸
-
文学手法 :王羲之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自然现象与情感表达结合,展现了东晋文人的雅致;
-
文化象征 :橘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丰收,常被用于表达祝福与关怀。
“奉橘三百枚”不仅是王羲之个人友情的见证,更承载了中华文化对节气、自然与人文情感交融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