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遵循“春捂”原则,重点保护颈背、腹部、下肢关节及足部,通过适度保暖维持体温平衡,避免寒湿入侵引发疾病。这一传统养生方式的核心在于“捂对位置”,而非全身过度包裹。
· 颈背部
人体颈部和背部分布着大椎、风池等重要穴位,是阳气汇聚之处。春季风邪易从颈背侵入,导致头痛、感冒或肩颈僵硬。建议选择领口较高的衣物,外出时佩戴围巾,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
· 腹部
腹部包含脾胃等重要器官,对温度变化敏感。低温易引发胃肠痉挛、腹泻或女性痛经。可通过穿着高腰裤、贴身穿棉质背心或使用暖腹带,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
· 下肢关节与足部
膝关节、踝关节脂肪层薄,血液循环较差,受凉后易出现酸胀疼痛。足部距离心脏最远,保暖不足会影响全身气血运行。春捂期间建议穿厚度适中的长袜,避免过早换单鞋,久坐时可增加护膝或使用热水泡脚。
春捂需遵循“递减式保暖”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逐步减少衣物。重点保护易受寒且关联内脏健康的部位,同时保持手脚微凉、躯干温暖的状态。若出现闷热出汗,应及时调整衣物厚度,避免因过度包裹导致毛孔张开反受风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