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
一、冬至日当天的时间特点
-
日出时间
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但日出时间并非最早,而是最晚。例如:
-
深圳:2024年12月21日冬至日出时间为6:52分,持续到次年1月12日才提前至7:08分,期间每天推迟约1分钟。
-
延安: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日出7:50分,日落17:30分,昼夜相差4小时40分钟。
-
-
日落时间
同样,冬至日日落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晚点。例如:
-
深圳:冬至后日落时间每天推迟约1分钟,直至次年1月21日大寒节气提前至7:06分。
-
延安:冬至后日落时间每天延后约1分钟,直至次年夏至日落时间显著延长。
-
二、冬至后时间变化趋势
-
日出时间变化
冬至后日出时间每天推迟约1分钟,直到次年春分日(约3月20日)前后,日出时间才会逐渐提前。例如:
-
深圳:冬至后连续22天日出时间从6:52推迟至7:08,每天推迟约1分钟。
-
威海:2024年12月27日冬至后第四天日出时间仍为7:05分,未提前。
-
-
日落时间变化
日落时间每天延后约1分钟,直至次年夏至日达到最长。例如:
-
深圳:冬至后连续22天日落时间从18:37推迟至19:19,每天推迟约1分钟。
-
延安:冬至后连续70天日落时间从17:30延后至18:50,每天延后约1分钟。
-
三、影响因素
-
地球公转轨道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椭圆轨道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
-
地理位置 :纬度越高,昼夜时间差越大。例如,北极圈内冬至时出现极昼现象,而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总结
冬至后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
每日微调 :每天推迟或提前约1分钟,直至次年春分或夏至。
-
纬度差异 :高纬度地区昼夜时间差更大,低纬度地区变化较小。
-
实际感受 :虽然每天时间变化微小,但连续多日积累会导致显著差异,例如深圳冬至后连续22天白昼缩短约2小时。
这种规律反映了地球公转和自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是天文学和气象学中的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