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全球领先的监测系统、90%以上的疫苗接种率以及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成功遏制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蔓延,并将新冠等突发疫情控制在最低影响范围。当前,春夏季传染病整体流行趋势平稳,但需警惕麻疹反弹、登革热输入及肠道传染病风险。
监测与响应体系高效运转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覆盖8.4万家医疗机构,平均报告时间缩短至4小时,并建立72小时内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能力。针对新冠等呼吸道疾病,已形成哨点医院、污水监测等十大子系统,实现疫情早发现、早预警。
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
免疫规划疫苗覆盖率超90%,使麻疹、乙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9.67%降至0.32%,提前实现世卫目标。但非免疫规划疫苗(如流感、HPV疫苗)接种率仍需提升。
春夏季重点传染病动态
当前流感处于非流行季水平,但南方可能面临夏季小高峰;登革热因境外输入风险,4-5月本土病例可能增加;诺如病毒仍高发,手足口病将随气温升高呈上升趋势。麻疹病例虽较往年增多,整体仍属低流行。
公众防护与国际合作
个人需保持手卫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病患;出境旅行应防范蚊媒传染病。我国通过分享防控经验、参与全球病原体监测,持续为国际抗疫提供支持。
传染病防控需长期投入与全民参与。及时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健康提示,科学防护即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