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补冬的正确方法如下:
-
起居方面:
- 防秋寒:霜降时,阳气由收到藏,不适合再“秋冻”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胃部的保暖。老年人如果患有“老寒腿”,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一些年轻人为了时尚而露出脚踝,也有可能导致“老寒腿”。提醒您:霜降时节,要保护好脚踝、膝关节等,把袜子和秋裤穿起来,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保暖。
- 防秋郁:霜降过后,草木枯萎,落叶缤纷,万物萧瑟。这种肃杀的景象容易让人患得患失,甚至情绪低落、抑郁。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情感障碍。所以,在霜降时节,要及时关注并调整情绪,注意防秋郁。
- 防秋燥:霜降是秋天的尾巴,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更加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问题。这些都是因为燥邪耗伤津液导致的。要注意防秋燥。
-
饮食方面:
- 吃柿子: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最佳食用期。柿子被誉为“果中圣品”,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消炎镇痛、止咳平喘、促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缓解慢性腹泻等功效。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柿饼更平和,适合大部分人食用。鲜柿子偏寒,比较适合热性体质、内热较重的人食用。柿饼上的白霜是一味药,能化痰止咳、生津止渴,也能缓解咽喉和口舌的疼痛。
- 吃板栗:板栗性温味甘,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熟吃栗子还能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专家表示,吃板栗能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
- 吃花生:花生素有“长生果”的美誉,能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
- 吃白色食物:秋冬季要格外注意养肺,像银耳、百合、藕、山药、梨等白色食物,都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
-
运动方面:
- 霜降时节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此时亲近大自然,吸收天地精华,可增强体质,提高御寒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体能储备。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但注意切不可进行一些使人大汗淋漓的运动。中医认为秋季主收敛,出汗太多容易伤阳,一旦阳气耗损,就会引发疾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要尽量躲避早雾,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病。外出锻炼最好选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阳光充足的时间段。太极拳等传统保健项目,动作舒缓、柔中有刚,更适合中老年朋友。
-
穴位按摩方面:
- 除了保暖和进食,霜降时节还可以跟专家学习如何正确按揉穴位,达到预防或者缓解感冒的效果。例如迎香穴、合谷穴等。
霜降补冬需全面考虑起居、饮食、运动及穴位按摩等方面。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