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对昆明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在他的笔下,昆明山水、市井民生、风土民俗以及特色美食等都成为他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自然景观的眷恋
-
翠湖之美:在《翠湖心影》中,汪曾祺将翠湖比作昆明的眼睛,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等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沉醉的印象。翠湖四季绿意盎然,尤其是雨季,柳树绿得好像要滴下来,这种绿色与宁静相融合,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
-
雨中景致:《昆明的雨》里,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雨季的昆明,浓绿的草木枝叶里水分饱和,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雨中的街道、巷子里的杨梅、缅桂花等,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二、市井生活的怀念
-
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职业》中描写了文林街的各种吆喝叫卖声,从卖化风丹的小贩到卖杨梅的女孩,从卖跳蚤的老人到卖西洋糕的苗族少女等,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井生活画卷。
-
茶馆里的闲适:《泡茶馆》里,凤翥街和文林街上的茶馆是市民们常去的地方。联大的学生在这里看书、聊天,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油烟味和人来人往的热闹气氛。
三、风土民俗的热爱
-
年俗的独特:《昆明的年俗》提到,昆明春节时铺松毛、贴唐诗、劈甘蔗等习俗,还有店铺过年时不贴春联却贴唐诗的现象,这些都展现了昆明独特的文化韵味。
-
饮食文化的钟情:汪曾祺是个美食家,他在多篇文章中都写到了昆明的美食,如过桥米线、汽锅鸡、野生菌等。他详细地描述了这些美食的做法和口感,以及对它们的思念之情。
四、人文精神的赞赏
-
西南联大的精神传承: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汪曾祺对这所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及联大的教授和同学们,赞美他们的治学精神和坚韧品格。西南联大“宽容,坦荡,率真”的学风也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平凡人的善良与坚韧:在《跑警报》等文中,汪曾祺描写了昆明人在战争时期的乐观与坚韧。尽管生活艰苦,但人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汪曾祺对昆明的感情是多方面的,既有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也有对市井生活的怀念,更有对风土民俗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赞赏。这种感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读者对昆明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