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姊妹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被誉为“藏在花蕊中的节日”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日以青年男女游方对歌、互赠五彩姊妹饭为核心,融合盛装巡游、踩鼓、长桌宴等民俗活动,展现苗族独特的婚恋文化与社群记忆。
- 核心举办地:活动集中在台江县老屯乡、施洞镇一带,农历三月十五前后举行,清水江畔的施洞镇因其苗族聚集度高、交通便利,成为节日主会场之一。
- 文化内涵:源于苗族传说中金丹与阿娇的爱情故事,姊妹饭的五色糯米(绿、红、黄、紫、白)象征家乡、昌盛、丰收、吉祥与爱情,饭中藏信物(如松叶、竹勾、辣椒)传递不同情感暗示。
- 特色活动:包括万人盛装游演、踩鼓、夜间游方对歌、摸鱼捞虾等,近年创新融合“村BA”篮球赛、苗绣T台秀等现代元素,吸引游客深度体验。
- 社会意义:延续母系氏族传统,由女性主导策划,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重要载体,也是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的典范。
2025年姊妹节以“锦绣黔东南·千年姊妹情”为主题,推出19项活动,从传统踩鼓到星空云宿体验,全方位展示台江的苗族文化魅力。若计划前往,建议提前关注农历日期(通常4月中下旬),并体验施洞镇的盛装拦门迎宾与长桌宴,感受最地道的苗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