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全书9911字,抄录于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的长卷之后,1973年底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该书所载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现存医方总数283个(原数应在300个左右,有少部分已残缺),书中提到的病名现存的有103个。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以下一些病症:
-
内科疾病:癫痫、疟疾、食病、癃病、淋病、痉病等。
-
外科疾病: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等。
-
儿科疾病:癫痫、瘈疭等。
-
妇产科疾病:产科病、眼科病等。
-
其他病症:冥(麻)病(即麻风病)等。
《五十二病方》还对药物学、方剂学有一定贡献,书中收载药物247种,其中有半数为《神农本草经》所不载。在处方用药方面,则已初步运用辨证论治原则。
总的来说,《五十二病方》是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西汉以前的临床医学和方药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