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牛路岭灌区工程图展示了海南省重大水利工程的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该工程以牛路岭水库为主水源,通过总干渠、干渠、分干渠及支渠的“长藤结瓜”体系,覆盖琼海、万宁两市21个镇,设计灌溉面积57万亩,年调水1.35亿立方米,惠及近130万人口。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
工程规模与战略意义
作为国务院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30.55亿元,工期50个月,建成后将优化海南水资源配置,成为继松涛、大广坝、红岭后的第四大灌区。其输水体系包括1条总干渠、7条干渠、9条分干渠及32条支渠,串联241座水利工程,显著提升农业灌溉效率与城乡供水保障能力。 -
技术创新与建设进展
工程首次采用“建管运一体化”(EPCO)模式,2025年1月总干渠1#隧洞(全长2.69公里)顺利进洞,标志着关键节点突破。隧洞施工应用预探测、强支护等技术,克服地质复杂难题。万宁长丰镇黄山右干渠已通水,激活4000余亩农田,示范段效益显著。 -
生态与民生双赢
工程严格遵循环评要求,通过优化线路避让自然保护区,建设鱼类仿自然通道保护万泉河流域生态。置换46个“小散”水源地,提升居民饮用水质量,并推动撂荒地复耕,如长丰镇农田租金上涨40%,直接带动农民增收。
总结:海南牛路岭灌区工程图不仅是水利设施的蓝图,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未来需持续关注其综合效益释放与生态保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