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苋、刺芹、簕苋
广西地区分布着多种带刺的野菜,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及其特点:
一、簕苋(刺苋)
-
特征
全身带刺,茎直立粗壮,叶片细长带锯齿,春末夏初开花结果。老根可入药,被称为“土人参”,在广东、广西等地作为煲汤食材较受欢迎。
-
食用价值
幼苗和嫩叶可食用,味道类似香菜,但老根更佳,营养价值更高。
二、刺芹(假芫荽)
-
特征
又称香菜,茎上有密密尖刺,叶片披针形,花呈聚伞状。分布较广,长江以南地区常见,如云南、广西。
-
食用与价值
嫩苗可作野菜,味道与普通香菜相似,老根可入药。
三、芒草(勒菜)
-
特征
茎秆带刺,叶片狭长,花序呈穗状。常见于田间荒地,适应性强。
-
食用与生态
幼苗可食用,但茎刺较硬,成熟后常被作为杂草清除。
四、折耳根(鱼腥草)
-
特征
茎部有硬刺,叶片宽大呈掌状,气味特殊。多生于湿润环境,具有药用价值。
-
食用与价值
幼叶可食用,但部分人对其气味敏感,老根可入药。
五、刺苋(苋科)
-
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棱,叶片狭长。分布广泛,南方农村常见。
-
食用与价值
幼苗和嫩叶可食用,老根可煲汤,但属于外来入侵物种,需注意生态影响。
注意事项
-
部分带刺野菜(如刺五加)含有毒性成分,需确认可食用性。
-
野生植物可能携带病虫害,建议选择无污染区域采集。
-
若需药用或长期保存,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农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