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荐食用青竹鱼,主要原因有寄生虫风险高、过量食用易消化不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部分人会过敏,且青竹鱼属濒危物种。
青竹鱼生活在江河等自然水域,水中寄生虫卵或幼虫多,其在生长中易通过摄食、呼吸感染寄生虫,如肝吸虫、绦虫等。若生吃或未煮熟就吃,寄生虫进入人体寄生、繁殖,会引发健康问题,像肝吸虫致肝脏病变,绦虫在肠道寄生,掠夺人体营养,造成腹痛、腹泻。
青竹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会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它含有一定量嘌呤,过量食用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增加肾脏排泄尿酸负担,危害肾脏健康。而且,对某些人来说,青竹鱼是过敏原,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皮疹等过敏反应。
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水坝建设和水污染造成的栖息地退化等原因,青竹鱼在部分地区的种群数量降幅较大,在 2010 年被列入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出于对生态保护的考虑,也应减少对青竹鱼的食用。
综合来看,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物种保护的层面,都不推荐食用青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