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桂树成林的象征意义
广西被称为“八桂大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自然地理特征
-
桂树成林的象征
“八桂”最早见于《山海经》中“番禺之西,八桂成林”的记载,原指八株桂树连成森林,象征茂盛与繁荣。广西境内桂树分布广泛,尤其是桂林地区,因“桂林八树”成为“八桂”的核心意象。
-
地理范围的延伸
广西在古代属于岭南西道(后称岭西),其范围覆盖了秦朝设置的桂林郡、南海郡等区域,桂树作为当地特色植物,逐渐与地域名称结合。
二、历史文化积淀
-
文人墨客的推崇
自南北朝起,文人便以“八桂”喻指广西,如庾信的“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和杨万里的“来从八桂三湘外”。这些诗句将桂树与地域文化紧密关联。
-
官方文书的定名
明代《大明一统志》首次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命名为“八桂”,并明确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从此成为官方与文人共同使用的称谓。
三、行政区划演变
-
桂林长期作为省会
明代起,广西的行政中心为桂林,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南宁。桂林作为“八桂”的核心区域,其地位强化了该名称的地域代表性。
-
简称“桂”的形成
广西简称“桂”源于其盛产桂树,而“八桂”作为更具文化内涵的代称,逐渐演变为整体地域的代名词。
总结 :广西被称为“八桂大地”是自然地理特征(桂树成林)、历史文化积淀(文人喻指与官方定名)以及行政区划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名称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