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菜开花了依然可以做粑粑,且花朵部分营养更丰富、香味更浓郁! 民间传统中,开花的清明菜(鼠曲草)不仅未被废弃,反而因其药用成分和独特风味更受青睐。只需注意清洗绒毛、延长烹饪时间软化纤维,就能制作出清香软糯的清明粑。
-
开花后的清明菜仍可食用
清明菜开花后茎叶纤维变粗,但花朵富含钙、维生素A等营养,且挥发油成分更足。传统做法中,带花的清明菜制作的粑粑或青团香味更浓,部分地区甚至认为开花后药用价值更高,适合镇咳祛痰。 -
关键处理步骤提升口感
清洗时需反复揉搓去除白色棉毛,沸水焯煮时加少量食用碱可保持翠绿色泽。将花朵与嫩茎叶一同切碎捣烂,混合糯米粉揉匀,煎或蒸制后口感更佳。 -
多样化的粑粑做法
可做成无馅的糯米饼煎至金黄,或包入芝麻、豆沙等甜馅;也可混合粘米粉蒸成青团。开花后的清明菜适合做馅料,如炒鸡蛋或拌入米粉中,增添清香。 -
季节性食用与药用结合
清明菜开花期集中在春季,此时制作的粑粑兼具食疗作用,如缓解咳嗽、风湿疼痛。晒干后全年可泡茶或入药,体现“药食同源”的智慧。
趁清明菜花期未过,抓紧采摘带花茎叶,体验这份春季限定的美味吧!若初次尝试,建议先少量制作,调整糯米粉比例至不粘手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