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从初一到初七的年俗和禁忌讲究颇多,核心亮点包括:初一拜年忌扫地、初二回门带双礼、初三“赤口”不串门、初五“破五”吃饺子驱晦气,这些习俗融合了中原文化特色与祈福纳吉的寓意。
-
初一:
- 年俗:早起放“开门炮”,吃素馅饺子(寓意一年素净平安),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 禁忌:不扫地(怕扫走财运)、不倒垃圾、不动剪刀(防“破运”),忌说不吉利话。
-
初二:
- 年俗:出嫁女儿携丈夫回娘家,礼物需成双(如两箱酒、两盒点心),寓意夫妻和睦。
- 禁忌:忌午饭后返程(象征“断娘家路”),礼物忌单数。
-
初三:
- 年俗:称“赤口日”,家家贴“赤口”红纸条于门顶(防口舌之争),宅家休息。
- 禁忌:禁止串门拜年,尤其避免争吵。
-
初四:
- 年俗:迎灶神,清理厨房并摆三牲祭品,晚上吃折箩(剩菜合煮,寓意“年年有余”)。
- 禁忌:忌宰杀活禽,刀具需收好。
-
初五:
- 年俗:“破五”日,放鞭炮、吃饺子(捏成元宝形)“捏小人嘴”驱霉运,商户开市讨彩头。
- 禁忌:不借财物(防破财),妇女不动针线(防“刺穷窟”)。
-
初六:
- 年俗:大扫除“送穷”,旧衣杂物焚烧,商铺开张舞龙狮。
- 禁忌:忌留脏水在家(象征“留穷根”)。
-
初七:
- 年俗:“人日”吃七宝羹(七种蔬菜煮粥),登高祈福。
- 禁忌:不训斥孩童(因是“人的生日”),忌阴雨天出门(兆示全年不顺)。
信阳年俗通过细节传递对团圆、吉祥的重视,遵循禁忌既是对传统的敬畏,也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