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至日昼长多少小时

北京夏至日昼长约为15小时,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最充足的日照。

  1. 天文现象:夏至日(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纬23.5°,北京(北纬39.9°)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昼长达到峰值。
  2. 具体时长:日出约在4:45,日落在19:45,实际昼长因大气折射和地形略有浮动,但整体接近15小时。
  3. 对比其他节气:比春分/秋分长约3小时,比冬至多出近6小时,体现北半球季节差异。
  4. 生活影响:充足日照促进农作物生长,但需注意防暑;传统习俗如“夏至面”反映对长昼的利用。

夏至昼长变化是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可充分享受这一年中最长的日光。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夏至日出时间是几点几分

6点34分08秒 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会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根据权威资料和天文观测数据,可以总结如下: 一、典型城市夏至日出时间 哈尔滨市 :约6:34分08秒 北京市 :约6:01分 济南市 :约14:40分 上海市 :约14:11分 漠河市 (中国最北端):约5:11分 二、夏至日出时间的变化规律 纬度影响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时间越早

健康知识 2025-04-11

济南去年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济南在2023年 夏至的日出时间是4:52 ,日落时间是19:32 。以下是济南夏至的相关信息: 夏至日照时长 济南夏至日的日照时长为14小时40分钟 。 夏至与冬至日照时间差 济南夏至日与冬至日的日照时间相差5个小时 。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济南去年的夏至日出日落情况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东省夏至日出时间是多少

4:52-7:00 山东夏至日日出时间因城市和具体地理位置存在差异,综合多个权威来源信息如下: 一、主要城市夏至日出时间 济南市 夏至日日出时间约为 4:52 ,日落时间为 19:32 ,昼长14小时40分钟。 青岛市 夏至日日出时间约为 4:50 ,日落时间约 18:30 ,昼长14小时左右。 烟台市 夏至日日出时间约为 4:40 ,日落时间约 18:20 ,与青岛相近。 威海市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东几点日出几点日落

6:00-18:00 关于山东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综合搜索结果信息如下: 一、时间范围总结 全年时间规律 夏半年 (6月-8月):日出时间早于6:00,日落时间晚于18:00 冬半年 (12月-2月):日出时间晚于6:00,日落时间早于18:00 春秋分 :日出和日落时间均为12:00 具体地区示例 潍坊市高密市阚家镇小坊村 (2025年3月数据): 2025年3月12日:日出06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东全年日出日落时间表

​​山东全年日出日落时间表显示,不同季节和地区的日照时长差异显著,夏季最长可达14小时以上,冬季最短不足10小时。​ ​以2025年4月为例,全省日出时间集中在05:20-05:50,日落时间为18:30-19:20,日照时长约13小时,且每日递增1-2分钟。最佳观测点经纬度为36.6685°N/117.0204°E。 ​​季节变化规律​ ​:冬至前后(如1月1日)日出约07:09、日落16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东夏至几点天黑

根据权威资料,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夏至日的具体时间如下: 夏至日(2020年6月21日) 日出时间 :4:52 日落时间 :19:32 昼长 :14小时40分钟 补充说明: 日照时长 :夏至日济南日照时间达14小时40分钟,是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段。 地理差异 :不同城市存在差异,例如青岛约16小时19分钟,德州约14小时26分钟。 夏至特点 :虽然白昼最长,但天气最热通常出现在7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夏至北京日出时间

​​2025年夏至北京日出时间约为4:45至5:04之间​ ​,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日照时长近15小时,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标志着北半球盛夏的正式开始。 ​​天文意义​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京位于北纬39°55′,日出时间比平日显著提前,黑夜仅持续约5小时。此时北极圈内甚至出现极昼现象,而北京的日照时间达到峰值。 ​​时间差异​ ​:受大气折射和经纬度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夏至日照时间计算

夏至的日照时间可通过以下信息综合计算: 一、标准时长 全球通用数据 夏至全球平均日照时间为 14小时40分钟 ,具体分为: 日出时间:约6:34(如北京、济南等城市) 日落时间:约18:29(如北京、济南) 昼长:9小时40分钟 地理差异 日照时长随纬度变化显著: 赤道地区:昼长12小时,全年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约23°26′N):夏至日昼长最长,接近12小时 高纬度地区(如北纬60°)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东省济南市夏至日出时间

山东省济南市夏至日出时间为早上5点左右。 济南夏至日出时间的特点 昼长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济南的昼长约为14小时40分钟,体现了这一特点。 日出时间较早 :济南的夏至日出时间通常在清晨5点左右,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 日照时间变化规律 :济南的夏至日出时间因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影响,每年可能略有浮动,但整体趋势稳定。 夏至日出时间对济南的影响 气候特点 :夏至期间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夏至是盛夏吗

夏至是否属于盛夏需要结合节气定义和季节划分来理解: 节气与季节的关系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6月20日、21日或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最长,黑夜最短。 盛夏 则通常指夏季中最炎热的时期,一般从夏至开始,持续约一个月左右,进入三伏天(约第11-21天)后达到高温峰值。 夏至在夏季中的定位 夏至标志着 盛夏的起点 ,但本身并非盛夏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夏至带表什么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其核心意义和象征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寓意 炎热来临 夏至直接反映了季节变化,此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气温逐渐升高,标志着酷暑季节的开启。 阳气极盛 夏至是北半球阳气最盛的节点,象征万物生长达到极点,古人认为此时万物繁茂且生命力旺盛。 二、文化象征与习俗 自然与农业的平衡 夏至既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需水量大),也需防范病虫害。古时通过祭祀祈求丰收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为什么今年夏至是21号

今年夏至日期为2025年6月21日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一、夏至点的精确观测 夏至的日期确定基于太阳到达黄经90度的天文观测,即夏至点。2025年6月21日4时51分,北京时间(东八区)观测到太阳到达黄经90度,因此将这一天定为2025年夏至。 二、公转周期的微小变化 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365.2422天,而公历采用365天的平年制度,每四年通过闰年(366天)调整误差

健康知识 2025-04-11

夏至是21号还是22号

夏至通常出现在‌6月21日或22日 ‌,具体日期由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由于地球公转周期并非严格的365天,加上闰年的调整,夏至的日期会在21日和22日之间浮动。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天文定义 ‌:夏至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的时刻,标志着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日期浮动原因 ‌:地球公转周期约为365天6小时,每4年通过闰年补足一天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为什么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是一句反映农作物生长周期与节气关系的农谚,其含义和影响因素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含义 夏收受抑制 若农历六月发生立秋,意味着夏季高温期提前结束。农作物(如玉米)在抽穗、灌浆等关键生长期需要充足的热量积累,过早降温会导致灌浆不充分,籽粒大小和饱满度下降,直接影响夏收产量。 秋收周期缩短 提前立秋导致秋季生长期缩短,播种后的秋作物因生长期不足,无法充分积累养分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是真的吗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是古代基于农历节气与气候经验总结的农谚,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已大幅削弱其适用性,​ ​ 尤其在气候变暖、科学种植普及的背景下,这一说法更多是警示意义而非绝对规律。 ​​农谚的起源与科学逻辑​ ​ 该谚语源于古代对农历六月立秋(早立秋)的观察,认为气温下降快会导致作物生长周期不足。例如,青海等高寒地区因低温可能影响青稞成熟,但传统农历因闰月误差无法精准反映实际气候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七月立秋好还是六月立秋好

**七月立秋好还是六月立秋好?**从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角度来看,七月立秋 通常被认为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下是几个关键点来解释为什么七月立秋被认为更好: 1.气候条件适宜七月立秋时,正值夏末秋初,气温逐渐下降,但仍然保持温暖。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的成熟和收割,避免了六月立秋时可能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温暖的气候有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六月立秋是好事还是坏事

关于六月立秋的好坏,需结合传统农谚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一、传统农谚的解读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 若立秋在农历六月,传统观念认为此时秋熟作物尚未充分成熟,易因低温抑制光合作用,导致产量减少。 "六月立秋赶死牛" 强调早立秋后气温骤降,需抓紧收割,否则牛因过度劳作而死亡,反映对农业生产的紧迫性。 "六月秋赶死牛"的替代说法 部分地区认为早立秋预示当年年景不佳,而晚立秋则预示丰收。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六月立秋和七月立秋有什么区别

六月立秋与七月立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农作物收成和农业活动的影响上,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作物收成差异 六月立秋(早秋) 秋季凉爽时间提前,但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光照不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周期,尤其是夏播作物可能因灌浆期遇冷导致籽粒灌浆不均,降低产量。 传统谚语“六月立秋早收晚不收”指早熟作物可能丰收,但晚熟作物易受低温影响减产。 七月立秋(晚秋) 秋季凉爽期延长,光照和温度条件更有利于作物成熟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六月立秋几年遇一回

关于“六月立秋”的频率,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罕见性描述 多个权威来源指出,2024年立秋提前至农历六月,属于60年一遇的罕见现象。这一结论基于农历闰月制度的调节作用,大约每60年因干支历循环出现一次。 时间计算依据 正常立秋多在农历七月,但因农历采用闰月调整与公历的差异,2024年因闰六月提前至七月初四。 60年一遇的表述源于干支纪年法,甲辰年每60年循环一次,2024年是甲辰龙年

健康知识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