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的保存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0到25℃之间,这是确保其生物活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白质稳定性,甚至导致失效或变质。
-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人血白蛋白在20到25℃的范围内能保持最佳分子结构,避免变性或聚集。若温度超过25℃,蛋白质可能发生不可逆降解;低于20℃则可能引发沉淀,影响治疗效果。 -
避免极端环境
储存时需远离阳光直射、暖气等热源,同时防止冷冻。冷冻会导致蛋白结晶破坏其活性,而高温会加速化学降解反应,降低药效。 -
运输与临时存放要求
运输过程中需使用温控设备,确保环境温度稳定。临时存放时若无法满足20到25℃,应尽快转移至合规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不适宜条件下。 -
使用前的检查
使用前需观察溶液是否澄清无沉淀,若出现浑浊或颗粒物则禁止使用。温度记录不明确或储存不当的制品应退回处理,不可冒险使用。
正确保存人血白蛋白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基础,任何温度偏差都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务必遵循规范,确保药品始终处于稳定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