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个重要节点,具体时间范围如下:
一、春分
-
时间范围
公历每年3月20日至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交节。
-
天文特征
-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
-
北半球进入春季,南半球进入秋季。
-
二、夏至
-
时间范围
公历每年6月21日至22日之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黄经90°)时交节。
-
天文特征
-
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
太阳辐射最强,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
-
三、秋分
-
时间范围
公历每年9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时交节。
-
天文特征
-
全球昼夜等长,再次出现昼夜平分现象。
-
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进入春季。
-
四、冬至
-
时间范围
公历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黄经270°)时交节。
-
天文特征
-
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
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
-
补充说明
-
日期差异 :不同年份具体日期可能略有不同,例如2021年春分为3月20日,2022年为3月21日,但通常集中在3月20-22日或21日。
-
节气意义 :春分、秋分传统上与祭祀活动相关(如“春祭日,秋祭月”)。
以上信息综合了天文学观测和历法计算,确保了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