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共收录5300余首方剂,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等233门类,是唐代孙思邈集毕生医学智慧编撰的临床百科全书。其方剂数量之巨、分类之系统,堪称古代医学巅峰,至今仍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参考。
-
方剂规模与结构
全书30卷按病症分科编排,内科占比最高(15卷),妇科、儿科、外科等独立成卷,形成“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的辨证体系。如小续命汤治中风、温胆汤调失眠,均体现对症精准配伍。 -
临床价值与创新
方剂融合唐代以前医家经验与孙思邈个人实践,如将飞尸鬼疰(肺结核)归肺脏论治,首创脏腑分类法。外科方如仙方活命饮治痈疽,至今用于急性炎症,凸显实用性。 -
预防与调养思想
除治疗方外,食治养生2卷收录药膳配方,强调“治未病”。如琼玉膏滋阴润肺,兼顾治疗与保健,体现中医整体观。 -
国际影响与传承
部分方剂随丝绸之路外传,如阿是穴针灸法被多国借鉴。现代仍沿用六味地黄丸等名方,验证其科学价值。
《千金方》的5300余首方剂不仅是医学遗产,更启示我们:经典需结合现代技术深挖,如利用AI分析方剂配伍规律,或许能解锁更多传统医学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