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一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开始。以下是关于小寒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时间
-
公历时间 :每年1月5日至7日交节,具体日期因年份略有不同。
-
农历定位 :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起始,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85°。
二、名称由来
源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称小寒;月半则寒更大,故称大寒。” 小寒表示寒气初至但未达极点,故称“小寒”,而大寒则相反。
三、气候特征
-
气温 :冬季最寒冷的时段尚未到达极点,但比大寒更冷。
-
物候 :冰封大地,但春意已隐约可感。
四、历史渊源
小寒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最早由先秦天文观测形成,后纳入二十四节气体系。
五、文化内涵
-
农耕象征 :标志农耕活动结束,为春耕储备能量。
-
民俗关联 :与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共同构成传统时间节点。
六、补充说明
小寒与夏季的小暑相对,二者共同构成“小寒大暑”节气对,反映气温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