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被称为"13太保"是因为其下辖的13个地级市经济实力强劲、发展均衡,每个城市GDP都超过3000亿元,且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市,形成了独特的"十三太保"城市群格局。这一现象在全国省份中绝无仅有,展现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卓越成就。
-
经济均衡性全国罕见
江苏13市GDP排名呈现"橄榄型"分布,既没有断层式差距,也没有一城独大现象。苏州、南京、无锡构成第一梯队,其他10市紧密跟随,最小城市GDP也相当于中西部省会规模。这种均衡度打破了"强省会"传统模式。 -
全境进入发达阶段
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宿迁市(第13位)2023年人均GDP仍达1.2万美元,超过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13市城镇化率全部突破60%,呈现全域城市化特征。 -
特色产业各有所长
每个城市都培育出国家级产业集群:苏州的电子信息、南京的软件、徐州的工程机械、泰州的医药等。这种差异化发展避免了同质竞争,形成"13个专精特新"的产业版图。 -
基建网络高度互联
全省高铁通车里程全国第一,实现"市市通高铁";9个民航机场组成最密航空网;长江两岸8座过江通道消除地理阻隔。基础设施的均质化布局强化了城市协同效应。 -
县域经济强力支撑
13市下属的96个县(市、区)中,45个进入全国百强县,昆山、江阴等县级市GDP堪比地级市。这种"双层级"经济结构构成了江苏发展的稳定基座。
江苏"13太保"的实质是改革开放40余年积累的制度红利,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南北挂钩合作等机制,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这种模式证明:区域协调发展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整体跃升。未来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13市协同效应还将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