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市位于北纬46°28′~49°26′、东经127°37′~130°46′,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是中国最北的生态旅游城市之一。其地理跨度覆盖森林、河流与中俄边境,森林覆盖率高达84.7%,被誉为“红松故乡”,同时拥有246公里中俄界江的独特区位优势。
-
精确坐标与范围
伊春市域西起铁力市双丰镇,东至嘉荫县黑龙江畔,南北纵跨近3个纬度,东西横跨3个经度,总面积约3.28万平方公里。核心城区伊美区位于北纬47°42′、东经128°54′,是全市政治经济中心。 -
自然地理特征
坐标范围内的小兴安岭山地占全市80%面积,平均海拔600米,最高峰平顶山达1423米。702条河流纵横交错,汤旺河(松花江支流)贯穿全境,形成“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的生态格局。 -
气候与生态关联
北纬49°附近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年均气温仅1℃,但降水充沛(年750-820毫米),孕育了亚洲最大红松原始林和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 -
边境与交通意义
北纬49°26′的嘉荫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航道成为中俄贸易通道。经度130°46′的东部区域毗邻鹤岗市,是通往三江平原的交通节点。
提示:伊春的经纬度不仅定位了其生态宝藏,更揭示了作为东北亚生态屏障的战略价值。规划旅行或研究时,可结合季节差异(如9月五花山景观)优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