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数据如下:
-
产量占比
2023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1.45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39亿吨)的 20.91% 。其中,商品粮占比全国1/4,粮食调出量占全国1/3,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近60%。
-
历史地位
-
东北连续11年(截至2021年)位居全国粮食产量榜首,2022年总产量1.73亿吨,超过俄罗斯(1.33亿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区。
-
2011-2015年,东北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36%,占全国粮食增量的36%以上,是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
-
-
区域优势
东北拥有全国1/4的耕地面积,但仅占全国人口3.8%,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了高效生产。例如,黑龙江省以占全国1/10的耕地生产了1/4的商品粮,成为“北粮南运”的重要基地。
东北在中国粮食安全中具有“压舱石”作用,其产量占比和调出量均稳居全国首位,对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