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其基本技术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种子处理
-
晒种 :播种前将种子摊放在阳光下暴晒1-2天,增强发芽力并杀灭病菌。
-
浸种消毒 :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或0.3%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防治白叶枯、稻瘟病等。
二、育苗环境控制
-
温度管理
-
催芽期 :30-32℃(如袋装催芽)或26-31℃(如大棚覆盖)。
-
炼苗期 :13℃以上逐渐揭开薄膜通风,避免高温灼伤。
-
-
湿度管理
- 采用"前浅、中干、后湿"原则:分蘖期保持2-3厘米浅水层,孕穗期间歇灌溉,灌浆期再湿润。
-
光照管理
- 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或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直射。
三、育苗方法
-
湿法育苗
- 使用塑料薄膜或低拱棚覆盖,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出苗生根。
-
旱法育苗
- 采用肥床细土塑盘或温室育苗,土壤湿润但水层不灌,适合寒地或早稻。
四、田间管理
-
移栽技术
- 播种穴内放2粒杂交稻或5粒常规稻,插秧深度1.5-2厘米,间距150克/平方米。
-
密度控制
- 中等肥力田块每667平方米3000-3500穴,高肥力田块4000穴左右,避免过密导致徒长。
-
病虫害防治
- 定期喷施杀菌剂(如咪鲜胺)和杀虫剂,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五、壮苗标准
- 秧龄35-45天,主茎5-7片叶,株高15-20厘米,分蘖1-2个,根系发达无病虫。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综合管理,可有效提高水稻育苗成功率,为高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