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名称和用途,具体如下:
一、名称与生长阶段
-
二月/三月
野菜阶段称为 茵陈 ,此时茎叶细嫩,呈浅绿色,背面有白色绒毛,是药用的最佳时期。
- 特点 :药效显著,可清热利湿、退黄疸,适合泡茶或食用(味略苦)。
-
四月份
随着生长,茎叶变粗,绒毛减少,称为 白蒿 ,此时已失去药用价值,多被用作柴火。
-
五月份及以后
茵陈完全长成蒿类植物,无法食用,只能作为柴火使用。
二、其他说明
-
地域差异 :部分地区因气候不同,茵陈可能提前或延后1-2个月进入白蒿阶段,但核心规律(三月茵陈、四月白蒿)普遍适用。
-
鉴别方法 :白蒿叶片羽状分裂,根系独立,白色绒毛明显,与相似野草(如艾草)可区分。
白蒿作为茵陈的最佳采摘期是农历二月和三月 ,此时药效最佳且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