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苷
中药苦杏仁中引起中毒的主要成分是 苦杏仁苷 ,其代谢产物氢氰酸具有剧毒性。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中毒成分及代谢机制
- 主要毒素
苦杏仁含苦杏仁苷(约3%),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生成氢氰酸(约2.6%)和苯甲醛。氢氰酸与细胞内含铁的呼吸酶结合,抑制细胞呼吸,导致组织缺氧,最终引发呼吸衰竭。
- 其他成分
除苦杏仁苷外,苦杏仁还含有苦杏仁酶、樱叶酶等酶类,以及脂肪油、胆固醇等成分,但毒性较低。
二、毒性表现与危害
-
轻度中毒 :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血压升高。
-
重度中毒 :瞳孔散大、呼吸浅快或表浅、昏迷、强直性痉挛,最终因呼吸或循环衰竭死亡。
-
特殊人群风险 :儿童误食5-6颗即可中毒,孕妇及体弱者更易发生严重反应。
三、预防与解救措施
- 炮制减毒
通过水浸、脱皮、晒干等炮制方法,可降低氢氰酸含量至安全水平(如原含量3%降至0.0667%)。
- 中毒急救
-
催吐 :立即用筷子、手指刺激咽喉促吐。
-
支持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
医疗干预 :使用特效解毒剂(如亚硝酸钠)及对症支持治疗。
四、使用禁忌
-
慎用人群 :阴虚咳嗽、大便溏泄者禁用,婴儿及体弱者需谨慎。
-
剂量控制 :内服不宜过量,常规药用剂量(如5-10g)经炮制后毒性降低,但过量仍需警惕。
苦杏仁的中毒性主要源于苦杏仁苷及其代谢产物氢氰酸,合理炮制和规范使用可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