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雨水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整体特征
-
旱涝交替且旱涝并重
全年受气候偏差影响,出现南多北少、前多后少的降水格局。上半年(1-6月)平均降水量798毫米,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但下半年(7-8月)受高温影响出现区域性干旱,导致旱涝灾害叠加。
-
极端天气频发
-
暴雨与洪水 :6月28-29日,㵲阳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超保证水位4.33米,为历史最高纪录;全省18条河流发生19次超保证水位洪水,39条河流超警戒水位45次。
-
高温与干旱 :7-8月全省21个县(市、区)气温突破历史极值,93站次出现极端高温,同时中部以北地区受持续晴热少雨影响,出现严重气象干旱,导致2000余人临时饮水困难。
-
二、时空分布特征
-
空间分布不均
-
降水集中 :主要降水集中在5月下旬至7月,与常年同期相比,暴雨日数偏多(18-20个)。
-
区域差异显著 :西北部、北部多干旱,如毕节、遵义;东南部、南部多暴雨,如黔东南州、镇远县。
-
-
时间分布异常
洪水多集中在汛期前期(6月),而干旱常出现在7-8月高温期,形成“前涝后旱”的阶段性特征。
三、灾害影响
-
洪涝灾害 :导致镇远、岑巩、玉屏等地大面积淹没,直接经济损失65亿元,较近5年同期增长47%。
-
干旱影响 :21个县(市、区)受旱,310万人受灾,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四、应对措施
贵州省通过气象预警、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成功转移安置2.54万人,实现洪涝灾害“零死亡”。未来需继续加强雨情监测和区域协同防御。
以上信息综合自气象部门及政府部门的权威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