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污染物多,需处理后排放
初期雨水按15分钟计算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污染物浓度特征
-
污染物积累效应
下雨初期,地表径流会携带大量污染物,如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道路油污、灰尘等。这些污染物在降雨初期浓度较高,后续降雨会稀释这些物质,因此前15分钟的雨水污染程度最高。
-
行业规范要求
根据《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等环保法规,含污染物的初期雨水必须经过收集、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减少对城镇排水系统的冲击。
二、工程实践依据
-
排水系统设计标准
多数城市排水系统按降雨历时进行分时排水设计,前15分钟排水量占全天排水量的比例通常在60%-80%左右。将初期雨水单独处理可有效避免管道堵塞和水质恶化。
-
油库等特殊场景
对于油库等特殊场所,初期雨水可能携带油污等危险物质,需切换至污水处理系统,其水量计算通常参考平均水量的前10-15分钟或地表径流。
三、计算方法与参数
初期雨水排放量的计算需考虑以下因素:
-
降雨强度公式 :$q=3841(1+0.85\lg P)/(t+17)^{0.85}$(升/秒•公顷),其中$P$为重现期(通常取1年),$t$为集水时间(15分钟);
-
排放量计算 :$Q=qF\psi T$,$F$为汇水面积(公顷),$\psi$为径流系数(0.4-0.9,常用0.7),$T$为收水时间(15分钟)。
初期雨水按15分钟计算是综合考虑污染物特征、工程实践及规范要求的结果,旨在保障城镇排水系统安全和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