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开始。以下是关于芒种节气的重要常识:
一、节气含义与时间
-
字面与农事关联
“芒种”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成熟需及时收割,同时适宜播种有芒作物(如稻谷)。2. 公历时间范围
2025年芒种从6月6日开始,至6月20日结束。
二、气候特征
-
高温高湿
节气期间气温显著升高,南方进入梅雨季,北方尚未进入雨季,但高温天气频发。2. 多雨与天气变化
部分地区出现阴天、小雨,需防范高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三、农事活动
-
核心任务
-
收割 :抢收成熟麦子,避免因高温倒伏或冰雹损失。
-
播种 :南方插秧,北方播种稻谷或黍稷。2. 地域差异
中国南北农事活动存在差异:华南地区以插秧为主,华北地区以麦收和夏播为主。
-
四、民俗与养生
-
送花神
节气过后百花凋零,民间举行祭祀花神仪式,祈求来年繁花似锦。2. 饮食调理
-
祛湿 :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咸过甜,推荐瓜果蔬菜。
-
作息调整 :顺应昼长夜短,午间适当小睡缓解疲劳。
-
-
其他习俗
-
打泥巴仗 (贵州):青年男女插秧时互扔泥巴,胜者受欢迎。
-
安苗祭祀 (皖南):种完水稻后祭祀祈求丰收。
-
五、节气谚语
-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 :形容天气炎热需谨慎行动。
-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预示雨量对端午水位的影响。
芒种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既包含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了解节气特点,可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指导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