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
中国膳食指南2025版在延续2016版核心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营养平衡、适度膳食和科学健康理念,内容涵盖膳食结构、食物选择、营养素摄入及饮食行为规范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一、膳食结构优化
-
以五谷杂粮为主
五谷杂粮是膳食的基础,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建议每日摄入量占主食的50%以上。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来源包括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
控制脂肪摄入
总脂肪摄入量不超过30%,优先选择植物油,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
二、营养素摄入建议
-
蛋白质
人均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占50%以上,来源包括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奶类)和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坚果)。
-
碳水化合物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粗粮和全谷物,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钠盐控制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加工食品和外出就餐以降低盐分摄入。
-
糖分管理
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及高糖零食。
三、食物选择与烹饪方式
-
多样化食物组合
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材,确保营养素互补。
-
健康烹饪方式
推广清蒸、烤制、炖煮等低脂高蛋白方法,减少油炸、爆炒及高盐调味。
-
植物性食材优先
每周摄入2-3次豆类、坚果及菌菇类,增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摄入。
四、饮食行为规范
-
控制食量与进餐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细嚼慢咽,减少外食频次。
-
营养标签阅读
选择成分表简洁、营养标注明确的食物,减少添加剂和防腐剂摄入。
-
特殊人群营养保障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咨询营养师。
五、食物安全与营养教育
-
安全饮食原则
选择新鲜食材,注意食品加工卫生,避免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
-
营养知识普及
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开展营养教育,倡导科学膳食方式,形成全民健康意识。
六、政策与未来展望
纲要提出,到2030年通过营养型农业、食品加工及消费模式创新,实现食物供给多元化、营养健康化,推动形成绿色、可持续的膳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