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子宫癌的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预防子宫癌的预防针有必要打。这种预防针即宫颈癌疫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适用人群广泛,越早接种效果越好,且有不同类型可选择。不过,接种疫苗不能替代常规宫颈癌筛查。 1. 降低风险: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起,接种宫颈癌疫苗能针对相关病毒,有效降低感染几率,从而降低患癌风险。 2. 适用人群:适合9至45岁的女性,不同年龄段可选择不同价型的疫苗。 3. 接种时机:年龄越小接种,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越好,产生的抗体水平越高,保护效果更佳。 4. 疫苗类型: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价数越高,可预防的病毒种类越多。 5. 筛查不可少: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便早发现病变并治疗。 子宫癌预防针能为女性预防宫颈癌提供有力保护,有条件的女性建议接种。但接种后也不能忽视定期筛查,通过两者结合,能更好地保障女性的子宫健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卵巢颗粒细胞瘤1a期有什么治疗方法

卵巢颗粒细胞瘤1a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激素治疗。手术是首选,全面分期手术可切除肿瘤、明确分期,有生育需求者可保留生育功能;化疗用顺铂等药物杀灭残留癌细胞;放疗以高能射线抑制肿瘤;激素治疗用他莫昔芬等调节激素。治疗以手术为关键,其他为辅助,具体方案依患者情况定,患者要积极配合并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8

卵巢颗粒细胞瘤存活20年意味着什么

卵巢颗粒细胞瘤存活20年意义重大。这可能意味着临床治愈,肿瘤对机体影响大幅降低,复发风险显著减小。患者身体机能恢复,能正常生活工作,生活质量基本不受疾病干扰,有很大机会长期生存,寿命接近常人。心理上也会更乐观积极。总体而言,存活20年是疾病有效控制的积极信号,但仍需定期体检,以防潜在健康问题。

科普文章 2025-03-28

淋巴长结节痘痘应该怎么消除

淋巴区域出现质地硬、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痘痘,其成因包括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不良生活习惯。日常可通过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改善,严重时可选择水杨酸焕肤等医美手段,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不同医美方法维持时间和风险有别。治疗后需做好护理,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8

子宫前壁肌瘤4厘米需要治疗吗

子宫前壁肌瘤4厘米是否治疗需结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无症状、不影响生育且生长慢,可定期复查;有症状、压迫组织或影响生育则需治疗。具体需考虑症状情况、肌瘤位置、生长速度及生育需求。患者应及时就医,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肌瘤变化并调整治疗策略。

科普文章 2025-03-28

激光祛痣后会不会再长出来

激光祛痣后可能再长,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痣细胞清除程度,未完全清除易复发,深大的痣复发几率高;二是个体差异,皮肤修复和代谢能力不同,影响复发可能性;三是紫外线暴露,刺激黑色素生成;四是痣的类型,皮内痣相对易复发;五是生活习惯,不良习惯会增加复发风险。祛痣应选正规机构,术后做好护理,降低复发概率。

科普文章 2025-03-28

子宫肌瘤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肌瘤变大可能因雌激素水平升高、不良生活习惯、压力大、怀孕、恶变等,也可能与遗传、肥胖有关。治疗方法多样,如定期复查、药物、手术等。针对不同病因有不同应对措施,如用药物降雌激素、调整作息、释放压力等。患者平时应规律作息、心情舒畅、合理饮食,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8

油性皮肤为什么起痘痘

油性皮肤起痘痘即痤疮,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皮脂腺分泌旺盛使油脂堵塞毛孔形成粉刺;毛囊口角化异常致皮脂排出受阻形成角质栓;痤疮丙酸杆菌在油脂环境繁殖,分解皮脂引发炎症;毛囊内堆积物与细菌刺激引发炎症反应;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内分泌,刺激皮脂腺分泌。改善油性皮肤长痘,需多方面入手,如调节油脂分泌、保持毛囊通畅等。

科普文章 2025-03-28

瘦脸针整形需要注意什么

瘦脸针即 A 型肉毒毒素注射,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使肌肉松弛瘦脸,效果因人而异。整形需多方面注意:术前两周不服用含阿司匹林药物,特定疾病患者、生理期等女性不宜注射;选正规机构和医生保障安全;术后 6 小时内不碰注射处,避免剧烈运动;可能有局部肿胀等风险,数周可缓解;一周内忌辛辣等食物。效果维持 3 - 6 个月,要遵医嘱,不适及时沟通。

科普文章 2025-03-28

子宫颈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子宫颈癌常用检查包括妇科、子宫颈细胞学、HPV检测、阴道镜和子宫颈活组织检查。妇科检查可初步观察病变范围;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用于早期筛查;HPV检测评估患癌风险;阴道镜检查针对异常结果,能发现微小病灶;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金标准”。这些检查逐步深入、相互配合,为子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科普文章 2025-03-28

去除眼袋黑眼圈用什么效果好

眼袋多因眶隔脂肪膨出等形成,黑眼圈常由眼周血循环不畅等导致。常见去除方法有手术、玻尿酸填充、A型肉毒毒素注射、点阵激光治疗、维生素C导入,各有原理、维持时间,也存在不同风险,如手术有出血感染风险,填充有局部肿胀问题等。去除眼袋黑眼圈治疗有风险,治疗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正规机构和专业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8

拉皮和线雕的区别是什么

拉皮手术和线雕是常见面部提升方法。拉皮手术切除多余组织,适合皮肤严重松弛者;线雕植入可吸收线,适合轻中度松弛者。二者在手术创伤、恢复时间、维持效果、适合年龄、手术方式上存在差异,如拉皮创伤大、恢复慢、效果久,适合40岁以上;线雕反之,适合30 - 40岁。二者都有风险,术后护理要求不同,选择时要选正规机构和有经验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8

子宫癌三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癌三期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但三期手术范围和风险大;放疗用高能射线抑制癌细胞,常联合其他疗法;化疗用顺铂等药物控制病情;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精准抑制癌细胞;免疫治疗用帕博利珠单抗激活免疫系统。治疗需综合考量制定个体化方案,传统与新兴疗法结合,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科普文章 2025-03-28

怀孕时可以打瘦脸针和玻尿酸吗

怀孕时一般不宜打瘦脸针和玻尿酸。瘦脸针主要成分A型肉毒毒素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玻尿酸在孕期注射有未知风险。孕期身体变化会影响注射效果,且注射易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加之孕妇抵抗力下降,处理难度增加。同时,目前缺乏相关安全性研究数据。为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孕期应避免打瘦脸针和玻尿酸。

科普文章 2025-03-28

子宫癌一期能治愈吗

子宫癌一期有较大治愈可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病理类型上,子宫内膜癌一期预后较好,子宫肉瘤治愈难度大;身体状况方面,年轻、状况好的患者耐受性强,治愈可能性高;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部分需辅助放化疗,规范方案是关键;治疗依从性也很重要,积极配合利于恢复。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保持良好状态提高治愈几率。

科普文章 2025-03-28

子宫底部肌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底部肌瘤可能由雌激素水平过高、遗传因素、干细胞突变、长期情绪不良、肥胖等引起,也可能与饮食习惯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案有差异。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平时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妇科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3-28

女人长期黑眼圈很重的原因是什么

黑眼圈重或由遗传、长期熬夜、衰老、眼周炎症、内分泌失调等导致。日常可规律作息、做好防晒改善,若效果不佳,可选择医美方式。如A型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射频治疗等,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各有风险。治疗后需保持眼周清洁干燥、注意防晒、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用眼,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8

低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低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细胞分化好、恶性程度相对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激素水平、遗传等有关。症状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腹部包块等。治疗以手术为主,还可结合药物、放疗。其生长缓慢,预后相对较好,但有复发风险。患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制定方案并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8

激光治疗扁平疣结痂后几天脱落

激光治疗扁平疣结痂后,一般7 - 14天脱落,具体因人而异。术后1 - 3天局部形成薄痂;4 - 7天痂皮干燥、颜色变深、边缘翘起;7 - 10天大部分痂皮松动脱落;10 - 14天基本脱完,皮肤渐恢复自然。治疗有感染、色素沉着等风险,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勿抓痂皮、注意防晒,还可多吃含维生素食物促进修复。

科普文章 2025-03-28

子宫有肌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有肌瘤可能由遗传、性激素水平异常、干细胞突变、长期情绪抑郁、肥胖等因素引起,也可能与长期服用含激素保健品、处于污染环境有关。常见治疗方法包括随诊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等。针对不同病因有相应治疗措施,如遗传因素可先观察或用药物。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8

光动力治疗痤疮一般做几次

光动力治疗痤疮是利用光化学反应治疗皮肤疾病,一般需2 - 5次,具体因人而异。轻度痤疮2 - 3次,中度3 - 4次,重度4 - 5次。皮肤恢复能力和个体差异也会影响次数,恢复能力强、对治疗敏感者或减少次数。治疗后皮肤可能有轻微不适,数天可消退。治疗后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晒,注意饮食,定期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