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是如何避孕的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改变输卵管功能来实现避孕。不同类型的避孕药作用机制略有差异,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多方面作用,紧急避孕药主要抑制排卵和阻止着床。 1. 抑制排卵: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负反馈抑制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抑制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使卵泡不能发育成熟,进而抑制排卵。 2. 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使宫颈黏液量减少、黏稠度增加,不利于精子穿透,阻碍精子进入宫腔与卵子结合。 3. 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使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不同步,不适宜受精卵着床。 4. 改变输卵管功能:影响输卵管平滑肌蠕动,干扰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行,从而干扰受精卵着床。 5. 紧急避孕药:大剂量孕激素可抑制排卵、阻止受精卵着床,还能使宫颈黏液变稠阻碍精子穿透。 避孕药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受孕过程,达到避孕目的。不同类型避孕药作用有侧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多环节避孕,紧急避孕药主要抑制排卵和阻止着床。但避孕药并非百分百有效,且有一定副作用,使用时需了解相关知识并遵医嘱。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半导体激光脱毛是否有效

半导体激光脱毛通常有效,但效果因人而异。对于毛发浓密者,可减少毛发数量;毛发粗硬者,能使其变细变软、生长变慢;毛发颜色深者,能更好地吸收激光破坏毛囊。不过,治疗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轻微不适,少数人有色素沉着或减退现象,多可自行恢复。治疗时若参数不当会损伤皮肤,建议选正规机构和专业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3

除了头孢还有哪些消炎药

消炎药指具抗炎作用的药物,除头孢外,常见的还有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青霉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部分人可能过敏;大环内酯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副作用小;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旋转酶,18岁以下不宜用;氨基糖苷类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能有耳、肾毒性。使用时应依病情和病原菌,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

科普文章 2025-03-23

超声B超有哪些特点

超声B超在医学检查中应用广泛,优势众多。它安全无创,无电离辐射和放射性损害,适合孕妇和儿童;操作简便,能快速出结果;成像清晰,利于早期疾病诊断;可实时动态观察,发现静态图像难察觉的病变;应用范围广,可检查多器官和组织。凭借这些特点,超声B超成为临床诊断重要手段,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3-23

注射左氧氟沙星有什么副作用

注射左氧氟沙星副作用多,涉及多系统。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停药可缓解;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有头痛、头晕,严重时抽搐、癫痫发作;皮肤可能出现皮疹,甚至多形性红斑等;心血管系统可致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还影响骨骼肌肉,18岁以下禁用,可能引发肌腱炎、断裂。使用时要密切关注,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调整方案减少不良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3-23

激光手术能否一次彻底除斑

激光手术无法一次彻底除斑,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它对不同类型斑点有不同作用,如雀斑可淡化消除,晒斑能分解色素,黄褐斑可减轻,老年斑能去除并改善肤质。不同斑点治疗后效果维持时间不同,雀斑和老年斑约1 - 2年,晒斑6 - 12个月,黄褐斑3 - 6个月。手术可能有不良反应,术后要注意防晒、防感染,按医嘱护理。

科普文章 2025-03-23

宫腔镜有什么副作用

宫腔镜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损伤临近器官、出血、感染、气体栓塞和子宫穿孔,但不一定都会发生,严重情况概率较低。损伤临近器官少见;术后可能少量阴道出血,损伤大血管会大量出血;消毒或护理不当易感染;膨宫时可能出现气体栓塞;子宫穿孔与子宫状况和操作技术有关。总体安全性高,术前评估、术后遵医嘱护理可降低不良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3-23

怀孕时患有妇科病会有什么后果

怀孕时患妇科病后果严重。一是导致孕妇不适,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影响生活与睡眠,还可能引发不良情绪;二是影响胎儿发育,病菌穿过胎盘可致胎儿生长受限、畸形甚至死亡;三是增加胎膜早破、流产或早产风险;四是分娩时胎儿易受病菌感染。孕妇应重视孕期妇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治疗,以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3

激光去瘊子后还会长吗

激光去瘊子(疣)后有可能复发,这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治疗不彻底,残留病变细胞会增生;二是激光无法完全清除皮肤内人乳头瘤病毒,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易活跃;三是自身免疫力强可抑制病毒,低下则易复发;四是日常防护不当,如创口护理不佳、不注意卫生,会增加复发几率;五是再次接触病毒会感染新疣体。为防复发,应治疗彻底,提升免疫力,做好防护。

科普文章 2025-03-23

妇科常规体检有哪些项目

妇科常规体检项目丰富,能全面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包括妇科内检,初步判断炎症、肿物;白带常规,检测阴道病原体感染;子宫及附件超声,排查肌瘤、囊肿等病变;宫颈防癌筛查,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乳腺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定期进行这些检查,可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障女性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3

喝了隔夜茶会有什么后果

喝隔夜茶的后果不一。若保存良好未变质,适量饮用一般无明显不适;但茶叶泡久,鞣酸等溶出多会影响消化;保存不当变质,滋生细菌会致肠胃不适;且其中咖啡因等成分可能影响睡眠。其后果取决于茶叶保存状况、个人体质等。保存好适量饮用或许无妨,反之可能有健康隐患,建议尽量喝新鲜茶水。

科普文章 2025-03-23

住院化验血都查什么

住院化验血项目丰富,主要有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血常规可判断感染、贫血等;生化检查反映肝肾功能等指标;凝血功能评估凝血能力;传染病筛查排查常见传染病;肿瘤标志物检测辅助肿瘤诊断与监测。这些检查能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为诊疗和病情监测提供依据,制定适宜治疗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23

绝经会有什么影响

绝经对女性身心影响多方面。生理上,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潮热出汗、头晕心慌等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局部雌激素减少导致阴道干涩、尿频尿急;心理上,雌激素波动影响神经递质,使女性情绪不稳,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此外,绝经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女性绝经后需关注自身健康,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人流手术后医生开避孕药的原因是什么

人流手术后医生开避孕药有诸多益处。其含有的雌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雌激素可加快受损内膜恢复,减少出血;能调节月经周期,让被打乱的经期恢复正常;可降低感染风险,维持生殖系统内环境稳定;还能减少再次怀孕可能,抑制排卵。基于这些考虑,医生会开避孕药,女性需遵医嘱服用,以利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3

擦玻尿酸对毛孔粗大是否有用

擦玻尿酸对改善毛孔粗大有一定作用。其强大的保湿功效,能形成保湿膜,让皮肤水润饱满,视觉上缩小毛孔;长期使用可改善肤质,使皮肤光滑细腻;还能增强皮肤弹性,让毛孔周围肌肤更紧实。不过,每个人治疗效果不同。且擦玻尿酸虽相对安全,但可能有过敏反应,劣质产品还会致感染、堵塞毛孔,使用前建议先小面积试用。

科普文章 2025-03-23

哪种避孕药没有副作用且效果好

避孕药分为短效、长效和紧急避孕药,均有副作用,只是程度和表现不同。短效避孕药副作用相对小、效果好,按时服用避孕率达99%左右,但可能有类早孕反应、影响月经;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高,副作用多,如月经失调等,使用较少;紧急避孕药副作用明显,会致月经紊乱等,不能常吃。选择时要综合自身情况,严格遵医嘱,有不适及时咨询。

科普文章 2025-03-23

子宫后壁增厚有什么影响

子宫后壁增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增厚在月经周期中为受精卵着床准备,月经结束后恢复正常,无不良影响。病理性增厚危害多,如子宫腺肌病等会使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致贫血;影响生育,增加不孕等几率;引发疼痛,降低生活质量;少数还有恶变风险。发现子宫后壁增厚,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3

激光祛疤打得很深是否会留疤

激光祛疤打得很深不一定留疤,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激光类型对皮肤损伤不同,如二氧化碳激光留疤可能性大,铒激光稍低;皮肤修复能力强、术后护理佳、疤痕表浅、医生操作精准时留疤风险低。而老年人或有基础病、护理不当、疤痕难治疗、医生操作失误时留疤概率增加。患者应选合适方式,做好护理,找专业医生,降低留疤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3-23

腹部盆腔增强CT能检查什么

腹部盆腔增强CT是重要检查手段,可检查多种腹部和盆腔脏器疾病。它能发现消化系统的肿瘤、炎症,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女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还能辅助诊断肠道病变和查看血管异常。如可显示肝癌、肾囊肿、子宫肌瘤等。该检查借助造影剂让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更明显,为疾病诊治提供关键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3-23

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有哪些副作用

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副作用有别。甲硝唑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等;还可能有过敏反应。左氧氟沙星有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昏、头痛;也会影响骨骼肌肉系统,还有过敏表现。使用这两种药时,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严重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23

女性切除子宫会有什么后果

女性切除子宫会引发生理和心理一系列变化。生理上,月经停止,因子宫内膜不再周期性脱落;丧失生育能力,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盆底功能受影响,易致脏器脱垂;内分泌变化,更年期症状提前。心理上,部分女性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和家属应提前了解,术后积极应对,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提升生活质量。

科普文章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