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什么意思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手段,它在二维超声成像的基础上,叠加了彩色血流信号,能清晰显示女性盆腔内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内部血流情况,有助于医生诊断多种妇科疾病。 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经腹部和经阴道两种方式。经腹部检查时,患者需提前憋尿,使膀胱适度充盈,以此推开肠道气体干扰,让超声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和附件等器官。这种方式适用于未婚女性、经期女性以及阴道畸形患者等。经阴道检查则是将探头放入阴道内进行检查,无需憋尿,图像更为清晰,尤其适合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但经期、阴道出血以及妊娠期女性通常不适用。在检查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判断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疾病;观察卵巢的大小、卵泡发育情况,监测排卵;还能检测盆腔内是否有积液、包块等异常情况,并通过血流信号分析包块的性质,辅助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 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重要的妇科检查方法,通过结合二维超声成像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为医生提供了详细的盆腔器官信息。不同的检查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女性,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途径,以准确诊断各类妇科疾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子宫底壁的位置在哪里

子宫底壁位于子宫最上端,在子宫两角连线以上,处于盆腔内膀胱与直肠之间。其位置相对固定,属于子宫顶部区域,与子宫体、子宫颈等构成完整子宫。怀孕时,子宫底壁会随孕周上升。它是胚胎着床和发育重要部位,与其他部位协作维持子宫正常功能。了解其位置对认识子宫生理结构和功能、保障女性健康生育意义重大。

科普文章 2025-03-22

早孕试纸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早孕试纸弱阳性不一定意味着怀孕,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这是因检测线显色浅,表明尿液中hCG水平较低。出现弱阳性可能是怀孕时间短,hCG水平未达高峰;也可能是宫外孕使hCG分泌少;还可能是试纸使用不当、过期受潮致假弱阳性。若出现此结果,建议几天后复测,或直接去医院做血hCG检测与超声检查明确情况。

科普文章 2025-03-22

崩漏便血是什么意思

崩漏和便血是不同症状。崩漏为中医术语,指女性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分“崩”与“漏”。它主要与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疾病有关,如内分泌紊乱、子宫肌瘤等。便血指消化道出血经肛门排出,颜色多样。其原因多与消化道疾病相关,下消化道疾病便血常鲜红,上消化道疾病多为黑便。二者分别代表妇科和消化道异常出血,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巴下面鼓包且有点痛怎么办

下巴下面鼓包且痛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感染、痤疮、疖肿、唾液腺炎症等导致。日常可通过清洁、饮食等缓解,症状不缓解可用医美方式改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涂抹、红蓝光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手术切除等,各有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治疗后要做好伤口护理、饮食调整、作息管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白带常规白细胞2+是什么意思

白带常规白细胞2+指白带检查中白细胞数量中等增多,提示阴道可能有炎症,但不一定患病。正常白带含少量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细胞,阴道有炎症或受刺激时会增多。仅白细胞2+不能确诊,还需结合白带其他检查项目,如清洁度、滴虫、霉菌等,以及患者有无外阴瘙痒等症状综合判断,这样才能准确诊治。

科普文章 2025-03-22

脸上毛发重怎样减少

脸上毛发重可能由遗传、雄激素水平过高、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脱毛膏、蜜蜡、家用脱毛仪、半导体激光、强脉冲光脱毛等,各有维持时间与适用情况,也存在皮肤过敏、疼痛等风险。日常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治疗后需注意皮肤护理,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什么叫宫颈肥大

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的病理表现,指宫颈均匀性增大。其病因主要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致宫颈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也可能因宫颈腺体深部黏液潴留形成囊肿。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有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增大,表面情况不一。检查发现宫颈肥大后,建议做宫颈防癌筛查,以排除其他病变。

科普文章 2025-03-22

睑黄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睑黄疣成因多样,包括脂质代谢异常、遗传、肝胆疾病、内分泌失调、高脂蛋白血症等。日常可通过低脂饮食等调理,未改善则可选择医美手段。治疗方法有冷冻、电灼、二氧化碳激光、A型肉毒毒素注射、手术切除,各有维持时间和风险。治疗后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坚持低脂饮食,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做子宫附件彩超为什么要憋尿

做子宫附件彩超憋尿可提高检查准确性。一是形成良好透声窗,使超声波更好穿透,便于观察子宫附件形态等;二是清晰显示子宫附件,推开肠道减少气体干扰;三是避免气体干扰,将肠道挤开提高图像质量;四是减少肠道内容物影响,固定膀胱与子宫附件位置。总之,憋尿利于检查顺利进行,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3-22

什么是子宫肌腺症

子宫肌腺症是妇科常见疾病,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病变。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损伤有关。其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还可能导致不孕。临床上,医生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诊断。该病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需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做子宫B超为什么要憋尿

做子宫B超憋尿可更清晰观察子宫情况。憋尿能使膀胱适度充盈,起到三方面作用:一是推开肠道,减少气体对超声波的干扰,让其顺利到达子宫;二是形成良好透声窗,利于超声波穿透以清晰显示子宫结构;三是将子宫托起至盆腔中部,便于完整成像。总之,憋尿可获得清晰准确图像,为子宫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做完切开双眼皮一个月仍未消肿怎么办

切开双眼皮术后一个月未消肿不一定异常,原因包括个人体质代谢慢、术后护理不当、局部感染、手术创伤大、饮食因素等。解决方式有调整作息、饮食清淡、适当热敷、涂抹消肿眼霜、眼部按摩及医美治疗等。热敷有轻微烫伤风险,医美治疗也各有风险。此时要注意伤口清洁、热敷温度、饮食清淡,医美选正规机构,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什么是b超

B超是利用超声波反射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检查方法。其原理是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遇不同密度组织界面反射,经处理形成图像。它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妇产科、腹部、心血管等检查。不过,B超有局限性,微小病变显示可能不清,骨骼、气体影响图像质量。总体而言,B超在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科普文章 2025-03-22

女生子宫的位置在哪里

女生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膀胱空虚时,成年女性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位置会随膀胱、直肠充盈度或体位改变。子宫与周边器官紧密关联,如前面膀胱、后面直肠,下端阴道是经血流出和胎儿娩出通道,两侧附件参与生殖。其特殊位置与结构对女性生殖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3-22

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阳性什么意思

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阳性提示阴道微生态失衡或炎症。白细胞酯酶是中性粒细胞特有的酶,阳性表明有炎症;过氧化氢由乳酸杆菌产生,阳性说明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微生态被破坏。当阴道受病原体入侵、激素变化等影响,易出现这种情况,还可能引发阴道炎。出现阳性结果,应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明确病因,及时调整或治疗以恢复阴道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巴脱皮发红怎么办

下巴脱皮发红原因多样,包括皮肤干燥、过敏反应、脂溢性皮炎、感染、过度清洁等。日常可通过多喝水、涂抹护肤品等改善,严重时可选择医美方式。如光子嫩肤、水光针注射等,但效果因人而异且各有风险和维持时间。治疗后要做好护理,避免治疗部位沾水、做好防晒、调整饮食,不随意搔抓挤压,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腺肌症切除子宫有什么影响

腺肌症切除子宫对女性身体有多方面影响。生理上,女性失去生育能力、月经停止,还可能致盆底脏器脱垂、卵巢功能减退;心理上,部分女性会有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性生活质量也可能受影响。决定是否切除子宫时,患者要和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术后需关注身心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以提升生活质量。

科普文章 2025-03-22

双眼皮埋线没做好怎么办

双眼皮埋线没做好并非正常现象,原因有医生操作不当、个人眼部条件不适合、术后护理不佳等。解决方法多样,包括等待自然恢复、热敷、重睑修复手术、切开双眼皮手术、眼部吸脂手术等。每种方法有其原理、适用情况和风险,如热敷可促进消肿,但温度高可能烫伤。修复手术有感染等风险,术后需做好伤口护理、注意休息饮食,按医嘱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全部切除有什么影响

子宫全部切除对女性生理和心理影响显著。生理上,月经停止,因子宫内膜不再周期性脱落;无法生育,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还会影响卵巢功能,改变盆底结构,增加脏器脱垂风险。心理上,部分女性会因丧失生育能力等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及其家属需充分了解这些影响,做好应对,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三联抗生素是什么

三联抗生素是三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用于严重、混合感染或单一抗生素治疗不佳情况,目的是增强抗菌效果、扩大抗菌谱和延缓耐药。不同疾病有不同组合,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严重呼吸道感染等可能用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联用。联合用药要考虑多因素,滥用会增加耐药性,需医生综合判断后使用,确保有效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