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什么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且恶性程度高的宫颈癌特殊类型。它起源于宫颈神经内分泌细胞,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阴道流血等症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预后较差,易复发转移。 1. 起源与性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源于宫颈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宫颈癌中占比低,但恶性程度高。 2. 症状表现: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等,和其他宫颈癌症状相似。 3. 致病原因: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可能是重要诱因。 4. 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结合放疗、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依托泊苷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5. 预后情况:该癌症预后较差,容易复发和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需引起重视。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采取规范治疗措施。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宫颈癌的宫颈会出现什么变化

宫颈癌会使宫颈出现多方面变化。外观上,早期似宫颈糜烂,后可发展为菜花样肿物,晚期有溃疡或空洞;质地变硬变脆,因癌细胞侵犯组织;弹性降低,活动度变差;接触易出血,如检查或性生活后;分泌物增多,呈水样或米泔样且有异味。出现这些异常应及时就医,早诊早治对防治宫颈癌意义重大。

科普文章 2025-03-22

埋线双眼皮有点感染应该怎么办

埋线双眼皮术后感染较常见,原因包括术后护理不当、手术环境不达标、自身免疫力低下、外物刺激、过敏反应等。治疗方法有保持伤口清洁、涂抹消炎药物、红蓝光照射治疗、水光针注射修复、点阵激光治疗等,各有疗程、效果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感染后要遵医嘱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若不适症状加重或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宫颈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宫颈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癌细胞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相对低、生长慢、转移晚。病因主要是长期持续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个性伴侣等因素也会增加风险。治疗上,早期可手术,中晚期结合放化疗。其预后相对较好,但有复发可能。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确诊后应积极治疗,遵循方案,改善预后。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巴长硬块按着有点疼且越来越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下巴长硬块按着疼且增大,原因多样,如皮脂腺囊肿、痤疮、淋巴结炎等。日常可从清洁、作息、饮食方面调理,未缓解时可选择医美方式改善,包括外用药物涂抹、红蓝光等治疗及手术切除,不同方法有不同效果和风险。治疗后要做好伤口护理,注意饮食和休息,不挤压硬块,定期复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微创双眼皮如何快速消肿

微创双眼皮术后肿胀属正常现象,原因包括手术创伤、炎症反应及血液循环不畅。解决方式多样,早期可冷敷,48小时后热敷;还可进行射频紧肤、强脉冲光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等。不同方法维持时间和风险有别。术后要做好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注意休息和饮食,按医嘱复诊,异常肿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宫颈癌发展到什么程度会消瘦

宫颈癌患者消瘦多见于中晚期。中晚期肿瘤生长迅速,大量消耗能量,抢夺正常组织营养;患者还可能因肿瘤压迫、治疗副作用等出现食欲减退,减少营养摄入;阴道不规则出血会导致贫血,降低消化吸收能力;肿瘤转移到其他器官会损害其功能,加重身体负担。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消瘦。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宫颈癌筛查HPV阴性意味着什么

宫颈癌筛查HPV阴性指此次未检测到人乳头瘤病毒,通常患癌及癌前病变风险低,但不能完全排除患病可能。HPV感染是宫颈癌主因,阴性提示当下因该病毒致病风险低,不过少数宫颈癌与HPV无关,且检测可能有误差致假阴性。此外,后续仍有感染风险,其他因素也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需定期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宫颈癌。

科普文章 2025-03-22

隆鼻太高如何修复

隆鼻太高通常不正常,原因包括手术设计不当、医生操作失误、肿胀未消等。修复方法多样,等待自然恢复无风险但时间因人而异;按摩、热敷可促进消肿,但维持效果有限且操作不当有损伤风险;玻尿酸溶解酶注射效果立竿见影,但可能有不良反应;隆鼻修复手术效果持久,但有感染等风险。术后需做好伤口护理、饮食调整,避免外力碰撞,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颌骨宽怎么变小

下颌骨宽成因多样,包括遗传、咬肌发达、外伤、不良口腔习惯和面部肥胖等。日常可通过避免咀嚼硬物、按摩咬肌等缓解。若想快速改善,有A型肉毒毒素注射、下颌骨磨削术等医美方式,但各有风险和维持时间。治疗后需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以确保恢复效果并及时处理问题。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肌瘤与哪种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是关键因素,雌激素促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增厚,为肌瘤形成创造条件;孕激素促进肌瘤细胞有丝分裂,加快其生长速度。此外,神经调节异常会影响激素分泌,造成体内雌、孕激素失衡,增加肌瘤发生的可能性。明确这些因素,对认识发病机制及防治子宫肌瘤有重要意义。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假体隆鼻有点偏应该怎么办

假体隆鼻后有点偏不一定异常,可能是肿胀、手术操作、外力碰撞等原因导致。解决方式多样,包括等待消肿、调整睡姿、按摩、佩戴鼻夹、再次手术等,因个体情况而异。术后护理很重要,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碰撞、按医嘱服药和复查,饮食忌辛辣,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分化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分化的癌细胞分化程度中等,恶性和转移能力介于高低分化之间。治疗结合分期,早期以手术如子宫切除术等为主;中晚期采用放疗、化疗,化疗药有顺铂等。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如妇科检查等。同时,患者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积极配合治疗、选对方案并注重后续复查和生活调整,可提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科普文章 2025-03-22

双眼皮术后一年多留疤了怎么办

双眼皮术后一年多留疤通常不正常,原因包括个人是疤痕体质、术后感染、手术操作不当等。治疗方法多样,如涂抹祛疤膏、按摩疤痕、微晶磨皮术、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手术修复等,但效果因人而异,且各有风险。治疗后要做好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注意防晒、调整饮食,严格遵医嘱,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高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高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癌病理类型之一,癌细胞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相对低、生长慢、转移几率小。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发展会有阴道流血等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若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可通过接种HPV疫苗等预防。患者应重视,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习惯并定期体检。

科普文章 2025-03-22

浆膜下型子宫肌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浆膜下型子宫肌瘤由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女性性激素和遗传因素有关。较小肌瘤多无症状,较大肌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无症状、肌瘤较小者可定期复查;症状明显、肌瘤较大或怀疑恶变时可手术治疗;症状较轻等情况可药物治疗。患者应定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选合适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22

埋线双眼皮不对称如何修复

埋线双眼皮不对称不一定正常,原因包括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恢复差异、眼部组织原有差异。解决方法多样:早期可等自然恢复;可按摩调整、化妆修饰;轻度且埋线时间短可重新埋线;埋线久且不对称严重则用切开双眼皮修复。修复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休息、饮食,恢复中异常需就医,建议选正规机构和有经验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2

浆膜下子宫肌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浆膜下子宫肌瘤指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性激素水平等有关。较小肌瘤多无症状,较大的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发腹痛、尿频等。一般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诊断。治疗依患者情况而定,无症状小肌瘤定期复查,症状轻者可用药物,肌瘤大或症状严重则需手术。患者日常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2

鼻子挛缩如何恢复

鼻子挛缩并非正常现象,原因有假体刺激、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调整生活习惯、热敷、涂抹祛疤膏、注射糖皮质激素、手术修复等,不同方法效果、适用情况和风险各异,恢复情况也因个体有别。治疗后需做好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等,严格遵医嘱,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宫颈腺癌ib1期有什么治疗方法

宫颈腺癌ib1期治疗方法多样。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包括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等,适用于身体状况好者;放疗分体外和腔内照射,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有高危因素者;化疗用顺铂等药物,可术前缩小肿瘤、术后防复发。此外,靶向治疗精准作用癌细胞,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但靶向药价格高,免疫治疗并非人人适用。治疗方案需医生综合评估制定,患者应积极配合。

科普文章 2025-03-22

鼻综合后假体歪了应该怎么办

鼻综合后假体歪了非正常现象,原因有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护理不佳、外力碰撞、组织反应、愈合差异等。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睡姿、适当按摩、鼻部固定、药物治疗和二次手术修复,各方法有不同疗程、效果及风险。修复有感染、出血等风险,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碰撞,严格遵医嘱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