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为什么要吸氧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手术后吸氧主要是为了提高血氧含量、减轻呼吸负担、促进身体恢复和预防并发症。手术创伤、麻醉等会影响呼吸功能,吸氧可保障身体各器官的氧气供应,维持正常代谢,减少术后缺氧带来的风险,让患者更好地康复。 1. 提高血氧含量:手术过程中患者呼吸功能可能受影响,导致氧气摄入不足,血氧含量下降。吸氧能直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提高血氧饱和度,保证身体各组织器官得到充足氧气,维持正常代谢。 2. 减轻呼吸负担: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吸氧可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呼吸频率和深度,使呼吸更轻松,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3. 促进身体恢复: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机能恢复。氧气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过程,能加速术后身体的康复进程。 4. 预防并发症:术后缺氧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吸氧可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手术后吸氧对提高血氧含量、减轻呼吸负担、促进身体恢复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通过吸氧,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条件,减少术后风险,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白带常规检查和分泌物检查是否一样

白带常规检查和分泌物检查存在多方面区别。检查范围上,前者针对阴道分泌物,后者涵盖阴道、尿道、宫颈等多处。检查目的方面,前者查阴道清洁度与炎症,后者还检测病原体。标本采集部位,前者取自阴道,后者依具体部位而定。临床意义上,前者诊断阴道炎,后者辅助诊断多种疾病。患者需依症状和医嘱选检查,检查前遵循注意事项确保结果准确。

科普文章 2025-03-21

24小时避孕药和72小时避孕药是否一样

24小时和72小时避孕药存在多方面区别。服药时间上,前者需在24小时内、后者可在72小时内服用;避孕效果上,前者成功率相对高,后者随时间推迟降低;药物成分上,前者多为单一孕激素,后者还有其他成分;副作用上,前者相对轻;适用人群也不同。偶尔无保护性生活可按需选药并遵医嘱,不建议常用紧急避孕药,日常可选避孕套等安全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3-21

药物维C和保健维C是否有区别

药物维C和保健维C在多方面存在区别。成分纯度上,前者单一且纯度高,后者或含香精等其他成分;功效上,前者治疗疾病,后者用于保健;剂量上,前者高、后者低;价格上,前者便宜、后者较贵;销售渠道上,前者需处方,后者购买渠道多。二者服用都有注意事项,有明显缺乏症状应就医,遵医嘱选产品。

科普文章 2025-03-21

宫腔镜和阴道镜是否一样

宫腔镜和阴道镜不同,在多方面存在区别。检查部位上,宫腔镜查子宫内部,阴道镜看阴道和宫颈;检查方式上,前者器械入宫腔,后者镜头放阴道口;检查目的上,前者针对子宫疾病,后者用于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适用疾病和检查准备也有差异。患者需依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检查方法,查出问题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1

霉菌和念珠菌是否一样

霉菌和念珠菌一般不同,在多方面存在区别。分类上,霉菌是真菌统称,念珠菌是霉菌一个属;感染部位上,霉菌可感染皮肤等,念珠菌易感染黏膜;症状上,霉菌感染皮肤有红斑等,念珠菌感染口腔、阴道有对应特征表现;治疗难度上,霉菌感染难治疗、易复发,念珠菌在规范治疗下较易控制。了解区别利于患者准确就医,有异常应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1

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是否一样

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存在多方面区别。抗菌谱上,罗红霉素对多种病菌有作用,克拉霉素还对幽门螺杆菌有活性;药代动力学方面,前者分布广、血药浓度维持久,后者吸收快、组织体液浓度高;副作用上,罗红霉素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克拉霉素还可能有其他症状;适用人群上,前者多用于儿童,后者用于成人中重度感染;价格上,罗红霉素更亲民。使用两药都要遵医嘱,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和头孢是否一样

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和头孢存在多方面区别。类别上,前者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者是头孢类抗菌药总称。抗菌机制方面,前者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后者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抗菌谱上,二者各有特点。不良反应上,前者常见胃肠道反应,后者可能有过敏、肾毒性等。适用人群也有不同,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前者替代。使用两类药均需遵医嘱,用药前告知过敏史,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宫颈囊肿和肌瘤是否一样

宫颈囊肿和肌瘤不同,在多方面存在区别。发病部位上,前者在宫颈,后者可在子宫多处。形成原因方面,宫颈囊肿因腺管口阻塞,肌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性激素有关。症状表现上,多数宫颈囊肿无症状,肌瘤较大时症状明显。治疗上,小的宫颈囊肿定期复查,肌瘤有症状时可能需药物或手术。女性应定期妇检,发现问题及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1

制霉菌素片和制霉素片是否一样

制霉菌素片和制霉素片名字相似,本质上制霉素片是错误叫法,实际指制霉菌素片。二者在药品来源、作用机制、适用范围相同,但在名称规范性和认知度上有差异。制霉菌素片名称规范,认知度高;制霉素片不规范,认知度低。就医或购药遇到制霉素片,应明确指制霉菌素片,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21

人流手术可以直接上环吗

人流手术能否直接上环需综合考量。若手术成功,妊娠组织完全清除,子宫收缩良好、大小正常、出血不多且无感染迹象,可直接上环,能减少再次手术痛苦与感染几率。若手术不顺利、有组织残留、子宫收缩差、出血多或有感染可能,直接上环会影响子宫恢复,引发并发症。医生术前会全面评估,患者应听从专业建议保障健康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21

怀孕的征兆有哪些

怀孕征兆多样,包括月经停止、恶心呕吐、乳房变化、疲劳嗜睡和尿频,但不能仅凭征兆确诊。月经停止是较明显征兆,推迟一周以上有怀孕可能,但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多数孕妇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12周左右减轻;怀孕后乳房增大、变软,乳晕颜色加深;初期孕妇常感疲劳嗜睡;子宫增大压迫膀胱致尿频,3个月后缓解。出现征兆应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怀孕。

科普文章 2025-03-21

孕妇临产前有哪些症状

孕妇临产前有多种症状预示分娩。宫缩是重要标志,表现为有规律且渐强的子宫收缩,持续约30秒,间歇5 - 6分钟。见红是常见先兆,分娩前24 - 48小时内少量出血与黏液混合排出。破水时羊水从阴道流出。胎儿下降感使孕妇上腹部舒适、进食量增多。排便感因胎儿压迫直肠。出现这些症状,孕妇和家属要做好准备,及时就医待产。

科普文章 2025-03-21

妊高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妊高症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害孕妇和胎儿健康。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血压升高,妊娠20周后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蛋白尿,反映肾脏功能受损;水肿,从脚踝向上蔓延且休息不缓解;病情进展会有头痛眼花等脑部血管痉挛症状;最严重阶段是抽搐昏迷即子痫。孕妇孕期需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和尿液,早发现早治疗保障母婴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21

黄体功能不良有哪些症状

黄体功能不良有多种症状。月经失调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异常;不孕是因黄体分泌孕激素影响受精卵着床;流产是怀孕早期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难以维持妊娠;基础体温异常体现为高温相持续时间短、上升幅度不足。这些症状多方面影响女性健康,女性若有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1

慢性炎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慢性炎症症状与发生部位相关,有局部和全身症状,还可能有特异性症状。局部症状包括疼痛,如关节炎关节痛;肿胀,如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肿大;功能障碍,如慢性肝炎影响消化。全身症状有发热,体温37.3℃ - 38℃;乏力、体重下降。这些症状多样,了解它们利于及时发现慢性炎症,从而尽早诊断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1

煎厥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煎厥是中医病症,主要表现有目盲、耳闭、突然昏厥、肢体抽搐和内热。目盲因阳热过盛灼伤阴液,耳闭是阳热上扰清窍,突然昏厥源于阴阳之气不顺接、气血逆乱,肢体抽搐是阳热引动肝风,内热由阳热过盛熏蒸于外所致。这些表现反映体内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辨证论治,以恢复阴阳平衡。

科普文章 2025-03-21

怀孕时下体有褐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时下体有褐色分泌物,可能由着床出血、过度劳累、先兆流产、宫外孕、宫颈息肉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葡萄胎、前置胎盘所致。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补充孕激素、手术治疗、摘除息肉等。不同原因处理方式有别,如着床出血多休息即可,宫外孕常需手术。孕妇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怀孕八个多月肚子下面疼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八个多月肚子下面疼,可能由子宫增大牵拉组织、假性宫缩、胎动刺激、先兆早产、胎盘早剥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肠道疾病所致。治疗上,轻微疼痛可通过休息、调整姿势、放松心情缓解;胎动异常、有先兆早产或胎盘早剥迹象等需及时就医。孕妇孕期要注意休息、饮食,定期产检,有异常及时就诊。

科普文章 2025-03-21

怀孕初期下体有褐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初期下体有褐色分泌物,可能由着床出血、激素变化、过度劳累、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引起,也可能是葡萄胎、宫颈息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补充孕激素、终止妊娠、手术治疗等。不同原因处理方式不同,如着床出血多休息即可。孕妇要冷静,注意休息、饮食,按医嘱产检,以便及时处理问题。

科普文章 2025-03-21

怀孕一个半月有褐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一个半月有褐色分泌物,原因多样,如着床出血、激素水平变化、劳累、先兆流产、宫外孕等,也可能是葡萄胎、宫颈息肉所致。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异,包括卧床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补充孕激素、手术等。出现此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孕妇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心情舒畅、注意卫生,均衡饮食并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