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受孕率高吗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多囊卵巢患者受孕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多囊卵巢会导致排卵异常、激素水平失衡,还可能伴有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受孕产生不利影响,但通过治疗和调理,受孕几率能得到提高。 1. 排卵异常:多囊卵巢患者卵巢内有多个小卵泡,但难以发育成熟并排卵,没有成熟卵子就无法与精子结合,受孕几率自然降低。 2. 激素水平失衡: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比例失调,会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不利于受孕。 3. 胰岛素抵抗:部分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会使身体代谢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卵巢功能,降低受孕可能性。 4. 治疗可改善: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克罗米芬、来曲唑等促排卵药物(需遵医嘱用药),或调整生活方式,能提高受孕几率。 多囊卵巢患者受孕率虽相对低,但并非不能受孕。排卵异常、激素失衡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影响受孕,不过通过积极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能改善卵巢功能和身体状态,增加受孕机会。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人流31天可以同房吗

人流31天能否同房取决于身体恢复状况。若身体恢复良好,无不适且复查子宫正常,此时同房通常无不良影响;若仍有不适症状或复查结果不理想,同房易引发感染,不建议进行。即便可以同房,也需做好避孕,因人流后排卵可能很快恢复,短时间内再次怀孕伤害大。总之,恢复好可同房并注意防护,恢复不佳应避免,不确定时可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1

乙酰螺旋霉素和甲硝唑能一起吃吗

乙酰螺旋霉素和甲硝唑一般能一起吃,但要遵医嘱。二者抗菌谱不同,乙酰螺旋霉素主要抑制革兰阳性菌等,甲硝唑对厌氧菌作用强。联用可扩大抗菌范围,适用于口腔、呼吸道等部位的混合感染,提升治疗效果。不过,一起服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几率,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并非所有感染都需联用,具体要由医生判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留意身体反应。

科普文章 2025-03-21

没生过孩子脸上长斑怎么办

脸上长斑有雀斑、黄褐斑等多种类型。其形成原因多样,如雀斑与遗传有关,黄褐斑可能和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相关。日常可通过防晒、保证睡眠等改善,严重时可用生活美容方式遮盖,也能选择医美手段,像调Q激光、强脉冲光等,但效果因人而异。不同医美方式维持时间不同,且都有一定副作用。治疗后需做好皮肤护理、防晒,调整饮食和作息,利于皮肤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1

乌鸡白凤丸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

乌鸡白凤丸和逍遥丸一般可一起吃,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二者联用对气血不足兼肝郁脾虚者可增强调经效果。不过,联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如肠胃不适、过敏等。感冒发热、过敏者等不宜服用,孕妇禁用逍遥丸。联用前应咨询医生,用药时留意身体反应,不适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剖宫产疤痕增生应该怎么办

剖宫产疤痕增生较常见,原因与个人体质、伤口感染、缝合技术等有关。治疗方法多样,生活上可调整饮食,美容可用祛疤膏,医美有激光、手术、注射等。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如饮食调整无风险但需长期坚持,手术效果明显但有感染风险。治疗后要做好伤口护理,注意清洁、防晒和饮食,有异常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护理和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1

上环移位会怀孕吗

上环移位可能导致怀孕,还会引发其他问题。移位会使节育环无法正常干扰受精卵着床,增加怀孕几率,避孕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移位的节育环刺激子宫壁,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腹痛;损伤子宫内膜,造成其不规则脱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所以,上环后需定期检查节育环位置,发现移位及时处理,防止意外怀孕和不良后果。

科普文章 2025-03-21

怀孕35天能做药流吗

怀孕35天不一定能做药流,药流有严格条件和注意事项。时间上虽适用于49天内,但35天时孕囊小易药流不全;需确认宫内孕,此时超声可能看不清孕囊;孕妇身体状况也很关键,有特定疾病不适合。此外,药流有流产不全等风险。因此,怀孕35天做药流要谨慎,需检查评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流后做好护理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1

女生额头毛孔粗大应该怎么办

女生额头毛孔粗大原因多样,包括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老化、清洁不当、不良生活习惯、内分泌失调等。日常可通过清洁皮肤、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改善,若效果不佳,可选择光子嫩肤、点阵激光治疗等医美方式,但效果因人而异。不同医美方式维持时间不同,且各有不良反应。治疗后需注意皮肤护理,如避免沾水、做好防晒,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助于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1

吃黄体酮期间来月经了还要继续吃吗

吃黄体酮期间来月经是否继续服用取决于用药目的。调理月经周期时,月经来潮说明内膜已脱落,继续吃可能干扰月经,应停药;保胎时,即便有类似月经出血,也可能是先兆流产,不能自行停药;推迟月经时,来月经表明药物未能阻止内膜脱落,继续吃意义不大,应停药。此外,要关注月经量、持续时间等,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避孕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吗

避孕药有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短效避孕药正常服用一般不会明显影响内分泌,漏服、错服则可能致月经紊乱;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高,易打破激素平衡,引发月经周期和经量异常;紧急避孕药激素剂量更高,频繁使用会严重干扰内分泌,影响排卵。避孕药不能频繁用,紧急避孕药一年不超三次,服药不适要及时就医调整。

科普文章 2025-03-21

法令纹和眼袋越来越严重应该怎么办

法令纹和眼袋加重可能与年龄增长、长期熬夜、表情丰富等因素有关。日常可通过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使用抗衰护肤品改善,效果不佳时可选择医美手段。如玻尿酸填充、A型肉毒毒素注射等,不同方法维持时间和风险各异。治疗后需做好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做好防晒,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红霉素可以消炎吗

红霉素一般可消炎。它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衣原体、支原体等有抗菌活性。能治疗皮肤和软组织、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敏感菌引发的炎症,有口服制剂、外用软膏和眼膏等剂型。使用时要遵医嘱,部分人可能有胃肠道不适或过敏反应,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1

男士去除皱纹的方法有哪些

男士皱纹有动力性、静态性、重力性等类型,分别由表情肌收缩、胶原蛋白流失、重力作用导致。日常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改善,明显皱纹可用医美去除。医美方法包括A型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等,各有维持时间与风险。去皱后要注意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做好防晒、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按医嘱护理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1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月经推迟是否正常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月经推迟可能正常也可能异常。原因包括:一是药物含大量孕激素,干扰内分泌,使月经推迟1周内多属正常;二是个体差异,部分女性推迟较久,不超2周且无不适可先观察;三是可能出现异常,推迟超2周或伴腹痛等症状,可能是内分泌失调或其他疾病;四是有怀孕可能,可验孕判断。需结合情况判断,异常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长期黑眼圈怎么去除和治疗

长期黑眼圈成因多样,包括遗传、睡眠不足、内分泌失调、眼周血液循环不畅、年龄增长等。日常可通过保证睡眠、均衡饮食等改善,效果不佳时可采用化学剥脱术、光子嫩肤等医美手段,不同方法维持时间和风险各异。治疗后需注意防晒、保证睡眠,不同治疗方式还有各自的护理要点,且因个体差异,治疗效果不一定相同。

科普文章 2025-03-21

先天性黑眼圈如何去除

先天性黑眼圈成因多样,包括遗传、眼周皮肤薄、血管表浅、黑色素沉着、睡眠不足等。日常可通过保证睡眠、用眼霜和按摩缓解,效果不佳时可选择医美手段,如光子嫩肤、皮秒激光、水光针注射等,不同方法维持时间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治疗后需注意防晒、保证睡眠、做好皮肤护理,饮食上多补充维生素,以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1

女人眼角纹怎么去除

眼角纹成因多样,包括皮肤干燥、年龄增长、紫外线照射、表情丰富和睡眠不足等。日常可通过多喝水、涂眼霜等方式缓解,若效果不好,可采用医美手段,如A型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等,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各有维持时间和潜在风险。治疗后需注意保持治疗部位清洁、防晒,饮食上多补充营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以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1

男生脸上小斑点怎样去掉

男生脸上小斑点有雀斑、黄褐斑等多种类型。雀斑多与遗传有关,黄褐斑可能和内分泌等因素相关,晒斑因紫外线刺激,老年斑与年龄等有关,咖啡斑为遗传性皮肤病。治疗方法有光子嫩肤、皮秒激光治疗等医美手段,各有维持时间和风险。祛斑后要做好皮肤护理,注意防晒、饮食,不搔抓皮肤,有异常及时就医,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科普文章 2025-03-21

使用干扰素后是否会导致白带增多

使用干扰素后有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情况,但存在个体差异。药物刺激阴道和宫颈黏膜,会使其分泌物增加;每个人对药物反应不同,部分人会出现应激反应致白带分泌量改变;治疗妇科炎症时,随着炎症改善,坏死组织等排出也会使白带增多。不过,有些人使用后白带无明显变化。若白带增多伴有异味、瘙痒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鼻子注射过多玻尿酸怎么办

鼻子注射过多玻尿酸非正常现象,原因包括注射量失误、过度追求效果、个体差异、产品特性及多次注射等。解决方法有等待自然吸收、局部热敷、按摩、注射玻尿酸溶解酶、手术取出等,各有优缺点。注射过多后要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外力碰撞,术后若症状异常及时就医,恢复期间饮食清淡,严格遵循护理建议并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