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吃紧急避孕药会有什么后果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月经期间吃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出现撤退性出血、影响内分泌及增加感染风险。这些后果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关注。 1. 月经周期紊乱:紧急避孕药含大量激素,会干扰正常内分泌,导致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使经期变得不规律。 2. 经量异常:可能使月经量增多或减少,过多易致贫血,过少可能影响子宫内膜正常生长。 3. 撤退性出血:服药后可能出现撤退性出血,导致月经淋漓不尽,延长经期。 4. 内分泌失调:影响卵巢功能,干扰激素分泌,长期可能影响排卵和受孕。 5. 增加感染风险:经期女性身体抵抗力弱,此时服药使月经异常,会增加细菌感染几率,引发妇科炎症。 月经期间吃紧急避孕药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月经周期和经量异常、撤退性出血、内分泌失调及感染风险增加等。女性应尽量避免在经期服用紧急避孕药,若已服用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有异常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硼替佐米的副作用有哪些

硼替佐米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但有诸多副作用。涉及血液、神经、肠胃等系统,还有全身症状及感染风险。血液系统可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方面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肠胃有恶心、腹泻等反应;全身表现为疲劳、乏力;且会降低免疫力。患者用药时要密切留意自身状况,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利于调整方案、减少副作用危害。

科普文章 2025-03-14

产后恶露越来越红是怎么回事

产后恶露越来越红,可能因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等多种原因导致。治疗方法多样,如子宫复旧不全可用缩宫素等促宫缩;胎盘胎膜残留可先用药促排出,效果不佳则清宫;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先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产褥感染选相应药物抗感染;滋养细胞肿瘤需化疗。此外,还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产后女性要注意卫生、休息等,恶露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顺产侧切伤口怎么样了

顺产侧切伤口恢复不佳,可能因局部清洁不到位、过早体力活动、缝线排异、会阴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由糖尿病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保持清洁、多休息、拆除缝线、药物抗感染、手术等。若伤口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产后要注意卫生、合理饮食、避免压迫伤口,定期复查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14

早上测结果深晚上测结果淡是什么原因

早上测结果深晚上测结果淡,可能是尿液浓缩程度、检测方法、试剂质量、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检测时间误差等原因所致。治疗上,可重新规范检测、换试剂、调时间、咨询医生或进一步检查。如尿液浓缩问题可重选晨尿检测;检测方法有误应换准确规范方法。遇到结果差异要冷静,规范操作,多条件相同下多次检测,有疑问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天天吃避孕药有什么副作用

天天吃避孕药副作用多,且因药的类型和个人体质有差异。具体包括:影响激素水平致月经紊乱;引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激素影响代谢使体重增加;长期服用出现色素沉着;还可能抑制排卵影响生育,且生育能力恢复时间不定。鉴于其对身体多方面有不良影响,选避孕方式要综合考量,服药不适严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首次产检出现内分泌问题是怎么回事

首次产检出现内分泌问题,可能因孕期激素变化、情绪波动、作息不规律、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糖尿病等,也可能由垂体瘤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如激素变化多调整生活方式;情绪波动需心理疏导和适度运动等。孕妇要保持良好心态、作息和饮食,严格遵医嘱产检,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

科普文章 2025-03-14

吃避孕药后肚子痛应该怎么办

吃避孕药后肚子痛可依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采取对应措施。轻微疼痛较常见,属药物副作用,可先观察,适当休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腹部促进血液循环来缓解。若疼痛严重、持续久或伴有呕吐、腹泻等,需及时就医排查疾病。经诊断后,可遵医嘱用布洛芬等止痛。多数情况可缓解,异常疼痛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4

没生孩子却有奶水是怎么回事

没生孩子却有奶水,可能因服用某些药物、内分泌失调、乳腺导管扩张症、垂体瘤、下丘脑疾病等引起,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胸部手术或外伤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停用相关药物、调节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日常要注意乳房护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自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科普文章 2025-03-14

吃避孕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吃避孕药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的药表现和程度有差异。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月经周期改变、阴道不规则出血、头晕乏力和体重增加等。这些反应多在服药初期出现,程度一般较轻微,会逐渐缓解。不良反应因人而异,与药物类型、服用方法等有关。若反应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不建议长期依赖避孕药,可多种避孕方式结合。

科普文章 2025-03-14

断奶几个月还有奶水是怎么回事

断奶几个月还有奶水,可能是残奶未排尽、激素水平未恢复、乳腺导管扩张症、垂体瘤、甲减等原因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调整饮食、药物及手术治疗、心理调节。不同病因治疗有别,如残奶可自然吸收,激素异常可用药物抑制分泌等。此外,也可能由药物副作用等引起,日常要注意乳房护理,定期自查,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后内裤出现深褐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怀孕后内裤出现深褐色分泌物,可能是着床出血、劳累过度、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原因所致。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补充孕激素、手术、输血及心理疏导。着床出血和劳累过度多休息即可;先兆流产可用药物保胎;宫外孕和葡萄胎通常需手术及化疗。此外,也可能由宫颈息肉等引起。孕妇要注意休息、定期产检,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孕期晚上肚子疼想大便的原因是什么

孕期晚上肚子疼想大便,可能因子宫增大压迫肠道、饮食不当、腹部着凉、假性宫缩、先兆早产等引起,也可能是肠道寄生虫感染、肿瘤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保暖、休息、左侧卧位等,严重时需用药。如因先兆早产致腹痛,要立即就医保胎。建议孕妇合理饮食、注意保暖休息、定期产检,症状不缓解或不适时及时就诊。

科普文章 2025-03-14

诺雷德的最大副作用是什么

诺雷德副作用多样且因人而异,无“最大”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潮热,使患者身体发热、出汗;性欲减退,影响性激素水平;长期使用可能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部分患者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注射部位会有疼痛、肿胀等反应。使用诺雷德时,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科普文章 2025-03-14

苦瓜素的副作用是什么

苦瓜素可能存在副作用。它会刺激胃肠道,使肠胃弱的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过量摄入会致血糖过低,引发头晕等低血糖症状;部分人使用后会有皮疹等过敏反应;还可能影响男性生育,具体机制不明;孕妇使用有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可见,苦瓜素虽有益处,但使用时需谨慎,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时精子未着床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时精子未着床原因多样,如子宫内膜厚度不合适、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异常等。对应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雌激素、孕激素,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手术等。针对染色体异常可考虑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此外,子宫畸形、心理压力大等也可能导致该情况。遇到此问题,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与饮食,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4

环孢素软胶囊有没有副作用

环孢素软胶囊有多种副作用,涉及多个系统。包括肾脏损害,如血清肌酐等增高;胃肠道不适,像食欲减退、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如震颤、头痛;血液系统影响,如多毛、贫血;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诱发肿瘤。使用该药物时,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密切留意自身状况并定期检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科普文章 2025-03-14

剖宫产后出血多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剖宫产后出血多、小腹胀痛,可能因子宫收缩不良、宫腔残留、切口愈合不佳、产褥感染、凝血障碍等,也可能是滋养细胞疾病等。治疗依病因不同,有按摩子宫、用宫缩剂、清宫术、抗感染、补充凝血因子等。产妇产后要注意休息、个人卫生和饮食,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4

苯溴马隆胶囊的副作用是什么

苯溴马隆胶囊是常用痛风治疗药,但有多种副作用。包括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等;皮肤过敏反应,像皮疹、瘙痒;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还可能影响血液系统,造成血细胞减少;也有肾绞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患者用药时要密切留意自身反应,定期检查,若不适明显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时上厕所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怀孕时上厕所有血丝原因多样,包括着床出血、激素水平变化、过度劳累、先兆流产、宫外孕等,也可能由葡萄胎、宫颈息肉等引起。常见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补充营养等。着床出血、激素水平变化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过度劳累需卧床休息;先兆流产要遵医嘱保胎;宫外孕确诊后需手术或药物治疗。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出血加重或不适需立即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会引起什么反应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一般耐受性良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程度也因人而异,特殊人群反应或有不同。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如腹泻、便秘等,多较轻微,停药可缓解;少数人会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不同人对药反应不同,特殊人群体质特殊需格外关注。总体该药物安全性较高,用后异常应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