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的避孕率怎么样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通常上环指放置宫内节育器。上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长效和可逆的避孕方法,避孕率较高,其避孕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的类型、使用时间和个体差异等。 1. 环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避孕率有所差异,含铜宫内节育器避孕率可达90%以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避孕率更高,可达99%左右。 2. 使用时间:上环后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和发挥最佳避孕效果,一般在放置后的前几个月,避孕效果可能稍低,随着时间推移,避孕率会相对稳定。 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宫内节育器的反应也不一样,有些女性可能出现环移位、脱落等情况,从而影响避孕效果。 4. 正确使用: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放置和使用宫内节育器,定期检查,能保证其避孕效果。 5. 其他因素:生殖道畸形、月经过多等因素可能影响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 上环总体避孕率较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女性上环后要注意定期检查,确保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若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单肾双子宫有什么影响

单肾双子宫对人体影响有个体差异,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也可能无症状。单肾会降低肾脏储备功能,增加肾功能受损风险;双子宫可能导致月经异常、影响受孕,孕期流产、早产等风险较高。不过,部分患者能正常生活生育。建议单肾双子宫患者定期体检,监测肾和生殖系统健康,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怀孕初期流血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初期流血原因多样,包括着床出血、过度劳累、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也可能由宫颈息肉、宫颈炎等引起。对应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补充孕激素、手术治疗、输血治疗等。着床出血等情况注意休息即可,先兆流产需卧床并用药保胎,宫外孕、葡萄胎多需手术。孕妇要冷静,遵医嘱治疗休息,注意饮食、卫生,按时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3-13

外阴痒使用红霉素软膏效果如何

外阴痒用红霉素软膏效果因病因和个体而异。细菌感染引发的外阴痒,红霉素软膏能抗菌消炎、缓解症状;而真菌感染、过敏、寄生虫感染等导致的瘙痒,使用该药效果不佳,甚至延误病情。同时,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不同也会影响疗效。因此,外阴痒时应先明确病因,细菌感染所致或有效,其他病因则可能无效,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3

紧急避孕药吃几粒才有效

紧急避孕药有效服用粒数因药而异,常见为1粒或2粒。左炔诺孕酮有单片装服1粒、两片装分两次服;米非司酮片通常服1粒。其效果受服药时间、个人体质等影响,服药后呕吐可能需补服。若月经推迟超1周或有腹痛、异常出血应就医。它不能常规用,频繁用会致月经紊乱等,建议选可靠避孕方式并遵医嘱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3-13

孕妇胎毒是怎么形成的

孕妇胎毒指婴儿出生后出现皮肤红斑等症状,原因包括饮食不当、情绪波动大、孕期卫生不佳、孕期感染、母体体质等,也可能由环境因素、孕期用药不当等引起。治疗方法有调整饮食、调节情绪、注意卫生、增强免疫力、产后护理等,不同原因对应不同治疗,如饮食不当可多吃蔬果,感染需遵医嘱用药等。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3

臭氧水疗法有什么作用

臭氧水疗法作用广泛。它能杀菌消毒,通过破坏细菌、病毒和真菌结构,用于环境、物品及皮肤消毒;可促进组织修复,加快伤口愈合;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组织氧气供应;有抗炎作用,减轻炎症症状;还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此疗法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保障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13

水疗法有什么作用

水疗法作用广泛且益处多。它能促进血液循环,通过水的温度和压力刺激,让血管调节以加速血液流动;可放松肌肉,缓解痉挛与酸痛;能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肺在水中运动时提高耐力;能减轻关节负担,利用水的浮力减少关节压力;还可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缓解不良情绪。总之,水疗法在康复、保健领域作用重要,利于人们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3

14岁来月经绝经时间是什么时候

女性绝经年龄一般在45 - 55岁,14岁来月经者大概率也在此区间。绝经年龄受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母亲绝经早、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使绝经提前,健康生活方式或使绝经推迟。40岁前绝经属卵巢早衰,超55岁未绝经需排查疾病。绝经前后身体有变化,要保持心态、合理饮食,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3-13

有胎心后HCG猛降导致胎停的原因是什么

有胎心后HCG猛降致胎停,可能由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内分泌失调、子宫环境不佳、免疫功能异常、感染因素等引起。对应治疗方法多样,如胚胎染色体异常可手术清宫或药物流产;内分泌失调需补充相关激素;子宫问题可能手术或补充雌激素;免疫异常用调节免疫药物;感染则用对应抗生素或抗病毒药。此外,环境和生活习惯也可能致病。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3-13

不确定怀孕时吃了紧急避孕药有什么影响

不确定怀孕时吃紧急避孕药,影响因是否怀孕而异。未怀孕,大量孕激素会干扰内分泌,致月经周期紊乱、出现撤退性出血;已怀孕,不一定影响胎儿发育,但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不必过度担忧,未怀孕月经异常通常会自行恢复,已怀孕可咨询医生、详细检查,孕期做好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3-13

避孕药需要吃几次

避孕药服用次数因种类而异。短效需在经期第 1 天起连服 21 天,通过模拟激素抑制排卵;长效初次在经期第 5 天和第 20 天各服 1 片,后每月按第 2 次服药日服 1 片,激素含量大、药效久;紧急在事后 72 小时内服 1 片,12 小时后再服 1 片,为事后补救。服用要遵规,不适需就医。它非百分百避孕且有副作用,不建议长期依赖,可结合避孕套等。

科普文章 2025-03-13

孕初期腹痛但没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孕初期腹痛但没出血,原因多样。可能是子宫增大牵拉、激素变化、饮食不当、胃肠痉挛、先兆流产等,也可能由盆腔炎等疾病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适当休息、腹部热敷、心理疏导、药物保胎等。不同原因处理方式有别,如子宫增大一般休息即可,先兆流产需保胎。建议及时就医,孕妇孕期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3-13

肚子疼且有褐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肚子疼且有褐色分泌物,可能是排卵期出血、月经来潮前后、先兆流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等原因所致,也可能由子宫肌瘤等引起。治疗方法有休息观察、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不同病因治疗有别,如排卵期出血一般休息,先兆流产需保胎。出现症状要保持外阴清洁,注意饮食、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3

上环后干重活会有什么后果

上环后干重活危害多。腹压增加可致节育环移位或脱落,使其失去避孕作用;重体力劳动影响子宫收缩,增加出血风险、延长出血时间;还可能牵拉子宫,引发或加重腹痛。此外,干重活消耗体力,影响身体恢复,且会降低抵抗力,增加感染几率。因此,女性上环后应避免干重活,保证休息,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停用长效避孕药后多久来月经

停用长效避孕药后,一般1 - 3个月来月经。因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大,停药后身体需调整内分泌、重建月经周期,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年轻、体质好者可能1个月左右恢复,部分人需2 - 3个月。若停药3个月仍未来月经或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停药后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更换避孕方式需谨慎,密切关注月经,有异常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13

上环后搬重物会有什么后果

上环后搬重物危害多。会使腹压增加,导致节育环移位或脱落,造成避孕失败;还会刺激子宫收缩,干扰子宫对节育环的适应;子宫收缩及节育环移位可能损伤内膜,引起阴道出血;也会导致不同程度腹痛,影响生活质量;且增加身体负担,延长恢复时间。因此,上环后要避免搬重物,注意休息,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试纸一深一浅且肚子疼的原因是什么

试纸一深一浅提示可能怀孕,此时肚子疼可能由受精卵着床、过度劳累、先兆流产、宫外孕、盆腔炎等引起,也可能是卵巢囊肿蒂扭转、阑尾炎等。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调整饮食、补充孕激素、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出现该情况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若腹痛加剧或大量出血应立即就医,建议及时明确原因并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3

长期避孕药服用多久起效

长期避孕药一般服用1周左右起效,具体因药物种类而异。其由长效雌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配伍,储存在脂肪组织缓慢释放以抑制排卵。以复方炔诺孕酮二号片为例,按规定服用,通常首片1周左右起效,但个体吸收和反应有别,起效时间或有变动。服药需遵规,漏服停服影响效果,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刮宫后腹部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刮宫后腹部疼痛原因多样,包括子宫收缩、手术刺激、术后感染、宫腔残留、子宫穿孔等,也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心理因素等引起。常见治疗方法有休息调养、热敷、药物止痛、抗感染治疗、清宫手术等。不同原因治疗方式有别,如子宫收缩可休息、热敷或用药止痛。刮宫后要注意休息、卫生等,若腹痛或出血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长期避孕药多久见效

长期避孕药初次服用一般7 - 10天左右见效,它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内膜环境避孕。因身体需适应激素、建立稳定水平,起效前有性生活要采取其他避孕措施,且起效时间因人而异。服药要规律,不可漏服,否则影响效果。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如影响月经、增加血栓风险。有特定疾病人群服用前应咨询医生,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