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吗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大生化检查不包括血常规。大生化检查主要侧重于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物质,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而血常规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测,二者检查目的和项目不同。 1. 大生化检查项目:主要涵盖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糖等指标,用于评估身体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等。 2. 血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形态及比例等,有助于了解血液系统状况,辅助诊断感染、贫血等疾病。 3. 检查目的差异:大生化检查重点关注身体的生化代谢功能;血常规主要用于评估血液细胞的健康情况。 大生化检查和血常规是两种不同的检查项目,各有其独特的检查内容和目的。大生化检查不包含血常规项目。在临床诊断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同时进行这两项检查,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检查女性是否不育要做哪些检查

检查女性不育需综合多项检查。包括妇科检查,查看生殖器官病变;排卵监测,了解排卵功能;输卵管通畅检查,如造影明确输卵管情况;内分泌检查,评估内分泌功能;免疫因素检查,判断有无免疫性因素影响受孕。这些检查从不同方面评估生育能力,全面排查不育原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3-12

抽血检查怀孕的标准值是什么

抽血检查怀孕主要看hCG值。未孕女性hCG值通常小于5IU/L,怀孕7 - 10天大于5IU/L,孕30天大于100IU/L,孕8 - 10周达峰值50000 - 100000IU/L后逐渐下降。不过,hCG值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仅靠它判断怀孕,需结合超声等检查。临床上综合判断可保障准确诊断和孕期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2

孕检是什么样的

孕检贯穿孕期,不同阶段检查项目不同。孕早期(6 - 13⁺⁶周)确认怀孕和胎儿情况,做超声及基础检查;孕中期(14 - 27⁺⁶周)筛查染色体异常、检查胎儿结构,监测孕妇指标;孕晚期(28 周及以后)评估胎儿情况和孕妇骨盆条件。检查方法有超声、血液、尿液检查等。孕检可及时发现异常,保障母婴安全,为顺利分娩保驾护航。

科普文章 2025-03-12

孕期擦什么可以防止妊娠纹

孕期可通过涂抹产品预防妊娠纹,常见的有橄榄油、维生素E乳、积雪草膏、杏仁油。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可增强皮肤弹性;维生素E乳能抗氧化、保持皮肤水分;积雪草膏可促进皮肤修复;杏仁油能滋养皮肤。使用时取适量涂抹并按摩相应部位。但妊娠纹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品效果因人而异。建议孕中期规律使用,结合运动和饮食,预防效果可能更佳。

科普文章 2025-03-12

上环选择什么材质比较好

上环选择材质要依个人情况而定。金属环经济、使用年限10 - 20年,但少数人有排异反应;硅胶环质地软,对子宫刺激小,使用5 - 8年;塑料环便宜、操作简单,不过易变形老化,使用3 - 5年;含药环能释放药物治疗妇科疾病,使用约3 - 5年。不同材质各有优劣,需按需选择,上环前建议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12

胎盘在什么位置比较好

胎盘附着在子宫体部前壁、后壁或侧壁较好,能为胎儿提供稳定环境,分娩较安全。正常位置时与子宫肌层贴合紧密、血供足,利于胎儿发育。不同位置各有特点,前壁胎动早、腹部隆起明显;后壁腹部不突出、行动轻松;侧壁影响小、不适少。而前置胎盘或胎盘低置等异常位置易致孕期出血、早产等。孕妇应定期产检,监测胎盘位置,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2

做胎儿彩超老是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做胎儿彩超老是不成功,原因多样。一是胎儿体位不佳,如脸朝里、肢体遮挡关键部位,影响超声探头成像;二是孕周不合适,太早器官发育不完善,太晚活动空间小;三是孕妇自身因素,腹部脂肪厚、体内气体多会干扰检查;四是仪器设备因素,老旧、性能不佳的设备成像差。遇到这种情况不必焦虑,可活动后复查或与医生沟通确定合适检查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3-12

体检项目有哪些

体检项目丰富,涵盖常规体格、实验室、影像学和专科检查。常规体格检查可初步了解身体状况;实验室检查分析血液、尿液等评估健康;影像学检查查看身体内部结构、发现潜在病变;专科检查针对特定器官系统精准筛查。不同检查从不同角度评估身体,选择时可依年龄、性别、家族病史和自身健康状况调整,以全面准确了解身体、预防和早发现疾病。

科普文章 2025-03-12

怀孕期间用什么护肤品好

孕期选护肤品要遵循安全、温和、无刺激原则,选成分简单、天然的产品。保湿护肤品可选含透明质酸、甘油的,滋润的选含维生素E、角鲨烷的,防晒选含物理防晒剂的。要避开含酒精、香料等有害成分的产品,选正规有质量保证的品牌,用前先试用。总之,孕期护肤重安全温和,做好保湿、滋润、防晒,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2

孕检染色体检查项目有哪些

孕检染色体检查项目包括唐筛、无创DNA检测和羊水穿刺。唐筛在孕15 - 20⁺⁶周抽血筛查,是初步手段;无创DNA检测孕12周后采外周血,对特定三体综合征准确性高,适合唐筛临界风险人群;羊水穿刺孕16 - 22周抽取羊水诊断,有一定风险。各项目特点与适用人群不同,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合适项目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2

男士不孕不育需要检查什么

男士不孕不育需多项检查。精液分析评估精子质量;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了解内分泌功能;生殖系统超声检查查看生殖器官形态;染色体及基因检测排查遗传因素;传染病筛查排除传染性疾病影响。各项检查都有其意义,如精液分析检测精子指标,内分泌检测排查内分泌异常等。多样检查能准确找出病因,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支持。

科普文章 2025-03-12

药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清宫

药流后是否清宫取决于流产是否完全等。若妊娠囊未排出、B超显示仍在宫腔内,蜕膜残留影响子宫恢复,出血量大且超两周,发生感染且由宫腔残留组织引发,或用药8天未见妊娠物排出、胚胎继续或停止发育,通常需清宫。其中感染情况要先控感染。药流后要密切关注身体、定期复查,有异常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清宫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2

试管几级胚胎最好

试管胚胎分四级,没有绝对最好的级别。一级和二级质量好,一级细胞大小均匀、碎片率小于5%,二级细胞大小略不均、碎片率5%-20%,二者着床成功率较高;三级质量稍差,细胞大小明显不均、碎片率21%-50%,有一定发育潜能;四级质量最差,一般不移植。不过,胚胎级别只是评估一方面,最终移植需结合患者情况,医生会综合确定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12

妇检项目包括哪些

妇检项目丰富,有妇科常规、实验室、影像学及乳腺检查等。妇科常规检查通过观察和触诊查看外阴等部位有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借助白带、宫颈刮片等筛查疾病;影像学检查如 B 超可排查子宫、附件疾病;乳腺检查先触诊,再用超声或钼靶进一步排查。这些检查能助女性及时发现疾病,保障健康,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检。

科普文章 2025-03-12

阳痿注射用盐酸罂粟碱是否有害

阳痿患者使用注射用盐酸罂粟碱可治疗,但有危害。其原理是作为血管扩张剂,注入海绵体后松弛平滑肌、扩张动脉,增加血流改善勃起。不过,会有局部如疼痛、硬结及全身如头晕、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且不同人反应和耐受性有差异。因此,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掌握好剂量和注射方法,以降低危害、保障治疗效果与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12

试管不着床需要检查什么

试管不着床需多方面检查,涵盖女性子宫环境、内分泌水平、免疫功能、染色体和男性精液质量,以此找出原因指导后续治疗。子宫环境检查可发现病变;内分泌失调会影响内膜容受性;免疫异常会攻击胚胎;染色体异常影响胚胎发育;精液质量差影响胚胎质量。明确病因后,医生能制定针对性方案,提高试管成功率。

科普文章 2025-03-12

哪些情况不能使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有多种禁忌情况。包括卵巢、乳腺等部位肿瘤患者,因可能刺激肿瘤生长;非多囊卵巢综合征致卵巢增大或囊肿者,会恶化卵巢情况;不明原因妇科出血者,易掩盖病因;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者,用药无效;对药物过敏者,会引发过敏反应。该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使用前要全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保障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12

正常的妇科B超结果是什么样

正常妇科B超结果体现于多方面。子宫呈前后稍扁、倒置梨形,位置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双侧卵巢大小正常,可见不同发育阶段卵泡,无异常回声和包块;盆腔无积液或仅有少量生理性积液。这些特征表明子宫、卵巢无病变,内分泌及内膜生长正常。定期做妇科B超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3-12

有哪些祛湿的西药

“祛湿”属中医概念,西医虽无对应表述,但部分西药可改善湿气重引发的不适。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能排水消肿,使用时要监测电解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能缓解皮肤过敏症状,服用后可能嗜睡。应对湿气重症状可按需选药,不过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障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12

吸氧的四个有效指征是什么

吸氧的四个有效指征为低氧血症、通气功能障碍、组织缺氧和特殊治疗需求。低氧血症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吸氧维持代谢;通气功能障碍如慢阻肺等,吸氧可缓解呼吸困难;组织缺氧如休克时,吸氧能改善缺氧;特殊治疗需求如一氧化碳中毒,吸氧助于恢复。明确这些指征,利于医生判断并实施有效氧疗,促进患者康复。

科普文章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