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欲降低性冷淡应该怎么办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性欲降低、性冷淡可从生活方式、心理、伴侣沟通、排查疾病和专业治疗几方面改善。要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调节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与伴侣多沟通交流;排查是否有疾病;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1.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性欲。 2. 心理调节:长期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性欲,可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3. 伴侣沟通:与伴侣坦诚交流性需求和感受,增进感情,改善性生活质量。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缓解性冷淡。 4. 排查疾病:某些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疾病等会导致性欲降低,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5. 专业治疗:若情况严重,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可能会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改善症状,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进行。 性欲降低、性冷淡不必过于焦虑,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与伴侣沟通、排查疾病以及寻求专业治疗等方法,多数情况可得到改善。关键是要积极面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药流后宫缩疼一个晚上是否正常

药流后宫缩疼一个晚上,情况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正常时,子宫收缩排残留和瘀血,疼痛多为阵发性、可忍受,若一晚后减轻且出血量未超月经量,属正常。异常情况表现为疼痛持续不缓解、程度剧烈,还可能伴有大量出血、发热等,可能由药流不全、感染等导致。药流后要密切关注症状,有异常及时就医,还要注意休息和卫生,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19

13天能否测出怀孕

13天有可能测出怀孕,结果受检测方式和个体差异影响。血液检测较灵敏,受精后7 - 10天hCG水平升高,13天时多数能检测出。尿液检测hCG水平上升晚,部分人13天可测出,也可能出现假阴性。个体方面,受精卵着床早的女性13天测出可能性大,晚的可能测不出。备孕要保持良好状态,检测阴性且月经推迟可再测或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9

涨奶引起胸痛怎么办

涨奶引起胸痛可通过多种方法缓解。可让宝宝多吸吮或挤出多余乳汁,减轻乳房压力;用温热毛巾热敷并轻柔按摩乳房,促进血液循环;调整饮食,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和汤水摄入;宝宝吸吮不足时用吸奶器辅助。若涨奶胸痛严重,伴有发热、乳房红肿等,可能是乳腺炎,需及时就医。多数情况经上述方法可缓解,严重或不缓解时要及时诊治。

科普文章 2025-02-19

输卵管狭窄是否难以受孕

输卵管狭窄会增加受孕难度,情况分三种。轻度狭窄时,若输卵管功能正常,精子和卵子仍可能结合,但受孕几率低于正常;中度狭窄会阻碍精卵结合,受精卵移动也可能受阻,增加宫外孕风险;重度狭窄严重影响通行,基本无法自然受孕。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评估,可尝试治疗,必要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

科普文章 2025-02-19

月经不来且呕吐胸胀怎么办

月经不来且呕吐胸胀,可能由怀孕或内分泌失调等引起。可先通过验孕棒或血HCG检查验孕,若怀孕需做好孕期保健。排除怀孕后,可能是内分泌失调,要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做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确诊内分泌失调可遵医嘱用药调理,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

科普文章 2025-02-19

精子太黏是否影响怀孕

精子太黏不一定影响怀孕,需具体分析。正常刚射出的精子黏稠,15 - 30 分钟液化,不影响受孕;若超过 60 分钟不液化,多由前列腺炎等疾病导致,会降低受孕几率。此外,长期禁欲、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使精子变黏,偶尔出现调整后多不影响,长期则可能有影响。备孕时精子长期异常应就医,保持良好习惯,遵医嘱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9

引产后子宫内膜增厚是否为残留

引产后子宫内膜增厚不一定是残留,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可能原因有:残留,胎盘、胎膜未排净刺激内膜增厚,伴有出血、腹痛;内分泌变化,引产致雌激素水平高,刺激内膜增生,多无明显不适;炎症刺激,子宫感染致内膜增厚,有发热、分泌物异常等。引产后要注意调养,发现内膜增厚应及时就医检查,根据病因采取对应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9

激素检查结果不正常应该怎么办

激素检查结果不正常,可按以下方法处理。先再次复查,选合适时间检查以获准确结果;再找内分泌科等专业医生,结合症状病史综合分析。结果异常可能是生理因素或疾病导致,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若是生理因素,调整生活方式;疾病导致则遵医嘱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评估效果并调整方案。不必惊慌,按此能更好应对激素异常。

科普文章 2025-02-19

月子期间出虚汗还要捂吗

月子期间出虚汗是产褥期常见现象,是否要捂需依实际情况判断。正常产褥汗时过度捂会影响汗液蒸发、引发不适,无需捂;身体虚弱时过度吹风易感冒,但也不必捂,适当添衣保暖即可;室内温度高时捂会加重不适,应调节室温。月子里要保持环境适宜、及时换衣、补充水分营养,出汗异常严重或伴不适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9

月子期间出虚汗还需要捂吗

月子期间出虚汗一般指产褥期出汗,是否要捂需结合产妇身体与环境判断。若室内温度适宜、产妇出汗多,捂会致汗液难蒸发、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中暑;若室内温度低、产妇感寒冷,可适当保暖但不过度。此外,月子里要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产妇穿宽松透气衣物,出汗后及时换,饮食补充水分和营养。

科普文章 2025-02-19

怀孕期间牙痛能否补牙

怀孕期间牙痛能否补牙取决于孕期和牙齿状况。孕中期(4 - 6个月)胎儿相对稳定,简单补牙如浅龋、中龋充填治疗通常可行,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小。孕早期(1 - 3个月)补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孕晚期(7 - 9个月)可能诱发早产,若非必要不建议补牙。牙痛不严重可先自行缓解,严重则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9

怀孕时牙痛能否补牙

怀孕时牙痛能否补牙取决于怀孕阶段和牙齿情况。孕早期(前3个月)不建议补牙,因胎儿发育不稳定,补牙刺激可能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孕中期(第4 - 6个月)相对安全,简单补牙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小;孕晚期(后3个月)也不宜补牙,长时间躺牙椅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诱发早产。孕妇牙痛应先就医评估,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合理饮食。

科普文章 2025-02-19

怀疑患上慢性盆腔炎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慢性盆腔炎,要及时就医检查,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积极治疗,药物可选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感染,还可结合热敷等物理治疗。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保证睡眠、加强营养。同时需定期复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者经规范诊治可获较好疗效。

科普文章 2025-02-19

怀疑患慢性盆腔炎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慢性盆腔炎,需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再积极治疗,同时做好生活管理与定期复查。就医时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明确病情;治疗上,症状轻可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效果不佳可考虑物理治疗;生活中要多休息、注意卫生、加强营养;定期复查能了解恢复情况以调整方案。如此可更好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科普文章 2025-02-19

怀疑患有慢性盆腔炎应该怎么办

怀疑慢性盆腔炎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并注重日常护理。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到妇科就诊,医生结合多项内容诊断。常用妇科、超声等检查。确诊后,药物治疗可控制炎症,物理治疗能促进炎症吸收。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劳累,适当锻炼,补充营养。积极应对、配合治疗和护理,能促进康复,减少疾病危害。

科普文章 2025-02-19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否为癌症

卵巢交界性肿瘤通常不等同于癌症,是介于良恶性肿瘤间的特殊状态。多数情况下,其细胞异型性但无明显侵袭转移能力,手术切除效果好、复发率低,不算严格意义的癌症;少数未及时治疗者,肿瘤细胞可能出现恶性特征、发生转移,进而转变为癌症。患者要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适及时就医配合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9

怀孕四个月的孕妇可以打麻药补牙吗

怀孕四个月孕妇补牙能否打麻药需谨慎。简单补牙,龋坏轻、操作不复杂,通常不用打麻药,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小;复杂补牙,龋坏深、可能疼痛明显,可能需打麻药,但孕期用麻药有风险,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种类,由专业医生评估。孕妇孕期易有口腔问题,要注意口腔卫生,有补牙需求应到正规医院,与医生充分沟通后确定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2-19

盆腔炎出现分泌物应该怎么办

盆腔炎出现分泌物可通过多种方式处理。首先应及时就医,做妇科及分泌物检查明确病情;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治疗期避免性生活,多休息、加强营养;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检查选药,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需足量足疗程;还可配合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促进恢复。患者不必惊慌,规范治疗多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科普文章 2025-02-19

准备要宝宝时能否吃降血糖的药

备孕时一般不建议随意吃降血糖药,具体依药物种类和病情判断。口服降糖药大多可能影响胎儿,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备孕通常不建议用;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一般不影响胎儿,备孕糖尿病患者建议用其控糖。备孕患糖尿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监测血糖,合理饮食、运动,遵医嘱用药,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9

孕早期见红是持续还是间断的

孕早期见红情况与原因密切相关,有持续和间断之分。持续见红可能由宫外孕、难免流产等导致,胚胎着床异常或难以继续妊娠,常伴腹痛,如宫外孕破裂出血会增多;间断见红多因着床出血、宫颈息肉等,量少、持续短,可能偶尔有血性分泌物或受刺激后少量出血。无论哪种情况,孕妇都要重视,及时就医检查并处理,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9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