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是什么怎么回事怎么办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通常生理期指女性的月经周期。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受激素调节,出现周期、经量异常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要从多方面应对。 1. 生理期本质: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促使子宫内膜增厚,当激素水平下降,内膜就脱落形成月经,一般21 - 35天为一个周期。 2. 影响因素: 压力、生活方式、饮食、疾病等都可能影响。例如长期压力大可能导致月经紊乱,过度节食会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影响月经。 3. 经量异常: 经量过多或过少都不正常。经量过多可能是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过少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等,需要就医排查。 4. 生理期不适: 常见腹痛、腰酸等。腹痛可能是子宫收缩引起,可通过热敷缓解。腰酸与盆腔充血有关,要注意休息。 5. 卫生保健: 生理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感染。 生理期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标志。了解其原理有助于女性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当出现异常时,要从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以保障生殖系统健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月经血特别少一直不走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月经血少且不走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子宫内膜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腺肌病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调节情绪、热敷、刮宫、激素调节药物等。不同病因有不同的针对性治疗,如抗生素治内膜炎、避孕药治多囊等,出现这种情况应就医并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5-02-15

外阴炎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外阴炎为外阴皮肤或黏膜炎症病变。病因有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刺激,紧身衣物摩擦、卫生不良、过敏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如阴道炎时会刺激外阴,尿液粪便残留也有刺激,紧身化纤内裤等使局部温湿度增加利于细菌滋生,不注意清洁易滋生细菌,过敏于某些物质也可致病。治疗要保持清洁干燥、对因处理、必要时用药。明确病因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用药可改善症状。

科普文章 2025-02-15

宫颈粘液栓需要排几次

宫颈粘液栓一般只排一次,其为宫颈管内粘稠分泌物,能封闭宫颈管防有害物质入子宫。临近分娩或孕期特殊情况时可能一次性排出,因宫颈变软扩张致其无法留存。若排出且伴有规律宫缩、破水或大量阴道出血,可能是分娩将至或有孕期问题,需就医。孕期要定期产检关注宫颈,宫颈机能不全影响粘液栓留存,会增加早产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15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的慢性疾病。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内分泌、局部神经血管营养失调有关。症状常见外阴瘙痒、皮肤变白、粗糙、皲裂等。一般治疗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药物治疗如丙酮酸油膏、复方维生素A膏,使用需遵医嘱。这是较复杂疾病,治疗上一般治疗为基础,药物治疗要谨慎。

科普文章 2025-02-15

来月经前乳房胀痛的原因是什么

来月经前乳房胀痛由激素水平波动、内衣不合适、情绪波动、乳腺增生、乳腺炎等引起,也可能是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激素波动致乳腺组织增生而胀痛,可热敷按摩;内衣过紧压迫乳房致胀痛,要选合适内衣;情绪影响内分泌间接致胀痛,可调整作息运动;乳腺增生、乳腺炎也有相应治疗,胀痛不缓解或有其他症状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每次来月经前乳房胀痛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前乳房胀痛由激素波动、情绪、内衣、乳腺增生、乳腺炎等引起,也可能是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激素波动时雌激素升高刺激乳腺增生,可热敷按摩;情绪波动影响内分泌,要保持舒畅、放松;内衣不合适压迫乳房影响血运,需更换;乳腺增生可调整作息饮食、严重用药;乳腺炎热敷清洁、必要时用抗生素。胀痛严重或有伴随症状应就医,平时要自检。

科普文章 2025-02-15

来月经前乳房胀痛原因是什么

来月经前乳房胀痛由激素水平波动、乳腺增生、情绪压力、不良生活习惯、乳腺炎等引起,也可能是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激素波动致乳腺组织和腺泡变化,乳腺增生是激素影响下的过度增生,情绪压力影响内分泌,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代谢和内分泌,乳腺炎由细菌感染等引起。治疗有热敷、按摩、饮食调整等,乳房胀痛异常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月经刚完是否为安全期

月经刚完不一定是安全期。月经周期规律、经期短的女性,若周期28天左右,月经刚完可能是安全期,因离排卵日远受孕率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排卵时间不固定,月经刚完也可能受孕。受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生病等因素影响的女性,内分泌受影响致排卵时间改变,也非安全期。安全期避孕不可靠,排卵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变化。

科普文章 2025-02-15

外阴整形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外阴整形是修复或改善外阴形态的医疗手段。手术类型包含**、**整形和处女膜修复等;适应人群有先天性外阴畸形、外阴损伤变形者和对外阴外观不满者;风险有出血、感染和外形不佳等;术后护理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定期复查。外阴整形有多种类型可满足不同需求,但有风险且术后护理重要,需谨慎抉择。

科普文章 2025-02-15

药流失败应该怎么补救

药流失败后多需清宫补救,涉及多方面内容。清宫可清除子宫内残留胚胎组织,由专业医生操作。术前要做超声等检查确定残留物情况与身体是否适合手术。手术有感染、穿孔、出血等风险,但正规医院经验丰富医生操作风险较低。术后要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外阴清洁、短期内禁性生活且定期复查,各环节都对女性健康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子宫粘连手术怎么做

子宫粘连手术以宫腔镜操作为主。医生经阴道、宫颈插入宫腔镜查看粘连情况后分离粘连组织,轻度粘连手术简单、分离范围小,重度粘连操作复杂。手术中会根据出血情况止血,如电凝止血。术后会在子宫腔放置球囊或凝胶等物质预防再粘连。该手术受粘连程度等因素影响,有助于恢复子宫功能、提高生育能力。

科普文章 2025-02-15

外阴一侧肿大应该怎么办

外阴一侧肿大原因多样,包括炎症、囊肿、外伤等。炎症方面,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可致,要保持清洁干燥、遵医嘱用抗生素。囊肿如巴氏腺囊肿可能是病因,小囊肿可能自消,大的可能需手术。外伤撞击也会引起,受伤后避免剧烈运动、先冷敷。总之,不能忽视此情况,病因不同措施不同,不确定病因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为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可能发展成癌,治疗视患者情况而定。病因主要为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或长期服雌激素类药物。症状有月经紊乱或无明显症状。确诊靠内膜活检,超声辅助。有生育需求用药物治疗,无生育需求可子宫切除,药物治疗需遵医嘱。这是需重视的病理状态。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子宫内膜炎应该用什么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炎可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头孢曲松钠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杀菌,使用时剂量和疗程由医生确定。甲硝唑对厌氧菌抗菌效果好,使用不当有不良反应。总体而言,子宫内膜炎药物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这两种是常用药,但患者病情不同,用药应个体化,医生会综合考虑确定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2-15

哺乳期白带突然增多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哺乳期白带突然增多原因众多,包括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卫生不良、性生活频繁、子宫内膜炎、宫颈癌等,也可能由盆腔炎等引起。治疗方法多样,如保持清洁、减少性生活频率、用阴道栓剂、理疗、手术等。激素水平变化所致者多可自愈,其他情况需就医遵医嘱治疗,女性应关注白带状况,异常时及时就医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子宫多发囊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多发囊肿为常见妇科病症。成因方面,腺管口阻塞致分泌物潴留可形成,慢性宫颈炎炎症刺激、宫颈糜烂愈合时鳞状上皮覆盖腺管口等是常见因素。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通过妇科检查等手段检查。小且无症状的囊肿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大或有症状的囊肿可考虑手术切除。

科普文章 2025-02-15

怀孕初期小腹间歇性隐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初期小腹间歇性隐痛在怀孕前三月内出现。其原因包括子宫增大、激素变化、饮食不当、先兆流产、宫外孕等,也可能是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子宫增大牵拉组织韧带、激素影响疼痛敏感性和胃肠功能、饮食刺激胃肠、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分别有不同表现与治疗。情况复杂应就医,还应注意观察症状,注意休息、心态、饮食和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子宫纵隔手术是怎么回事

子宫纵隔为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腔有纵行隔膜分腔,影响受孕与妊娠。子宫纵隔手术目的是改善子宫内环境,提高受孕率、减少流产早产风险。常见手术方式为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创伤小且精准。手术有出血、感染、穿孔等风险但可控。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复查以观察恢复情况,手术旨在改善子宫状况提高生育能力。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孕吐怎样才能缓解

孕吐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调整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多吃新鲜果蔬,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改善生活习惯上,要保证充足睡眠、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运动如散步可促进胃肠蠕动;心理状态也有影响,要保持轻松愉悦。若孕吐严重需就医,医生可能采用针灸等特殊手段。总之,多数孕吐可缓解,严重时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原因众多,有子宫内膜炎、息肉、肌瘤、内膜癌等疾病因素,也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子宫内膜炎致内膜充血水肿,息肉改变内膜结构,肌瘤影响内膜形态,内膜癌也可引发。正常生理如月经刚结束内膜修复时也会出现。处理要依据病因,可能定期复查或手术,需综合症状、病史判断,不同疾病治疗不同且需医生评估指导。

科普文章 2025-02-1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