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忘记吃了应该怎么补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如果避孕药忘记吃了,补服方法因避孕药类型有所不同。主要涉及忘记服药的时间长短、避孕药的种类、是否处于特殊时期等方面。不同情况可能对避孕效果有影响,也可能会有一些身体反应。 1. 短效避孕药:如果忘记服药时间未超过12小时,应尽快补服,然后按正常时间服用下一片。若超过12小时,除补服外,在接下来的7天内要采取额外的避孕措施,如使用避孕套。这是因为短效避孕药需规律服用维持激素水平稳定来避孕。 2. 长效避孕药:如果忘记服用,补服时间距离正常服药时间较短时,尽快补服即可。但如果距离正常服药时间较长,补服后避孕效果可能会受影响,也需采用其他避孕措施。长效避孕药作用时间长,错过服药时间可能导致激素波动大。 3. 紧急避孕药:本身就是在无保护性行为后的补救措施,不存在补服情况。但如果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又有未保护的性行为,不能再次服用,只能采用其他避孕方式。 忘记服用避孕药后补服的方法要根据避孕药的类型来决定,同时要关注对避孕效果的影响,必要时采用其他避孕措施保障避孕效果。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晚期感冒应该怎么办

孕晚期感冒需谨慎对待。应注意休息、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避免自行用药,严重时及时就医。休息可增强抵抗力对抗病毒;补充水分能湿润呼吸道、排毒;调整饮食可增强免疫力;物理方法能缓解不适症状。若症状严重,如持续高热、剧烈咳嗽等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不必过度惊慌,重视并合理应对很关键。

科普文章 2025-02-13

糖筛如何检查

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通过口服葡萄糖后检测血液葡萄糖浓度判断孕妇是否患病。检查前需空腹8 - 12小时且3天正常饮食,口服葡萄糖要5分钟内喝完规定量溶液,之后按1、2(或3)小时抽血检测。空腹、1小时、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有标准。若结果异常需做糖耐量试验进一步确诊,这对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2-13

糖筛检查方式

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通过口服葡萄糖后测血中葡萄糖浓度判断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检查前要空腹8 - 14小时,口服50克或75克葡萄糖后按规定时间抽血检测。孕妇的饮食结构、运动量、是否安静等因素会影响结果,如检查前高糖饮食、运动可能干扰结果。所以孕妇要严格按要求准备和检查以准确判断患病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36周肚子硬硬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36周肚子硬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胎儿活动、假性宫缩、姿势不当、情绪紧张、胎盘早剥等都可能引起,羊水过多、子宫肌瘤变性、子宫破裂也有可能。不同原因有不同应对方法,如胎儿活动可互动或改变体位,胎盘早剥需立即就医。孕妇晚期要注意身体状况,异常及时就医,且保证休息、饮食均衡、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2-13

孕初期贫血应该怎么办

孕初期为怀孕前12周,此期间贫血可先通过调整饮食、适当休息改善。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贫血类型常见有缺铁性和巨幼细胞贫血等,不同类型治疗不同。严重贫血需就医,遵医嘱用硫酸亚铁、叶酸片等药物。治疗时要避免影响胎儿发育,这是需重视的问题。

科普文章 2025-02-13

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有哪些影响

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影响多方面。手术效果上为有效治疗法,能精准切息肉降复发率,但息肉大或多可能切不完全。术后恢复会有少量阴道出血1 - 2周、轻微腹痛数天内缓解,要注意休息。生育方面有助于改善生育能力但短期不宜受孕。并发症有感染、子宫穿孔但发生率低。总体是有效手段,操作护理得当对健康和生育有积极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7周只有孕囊没有卵黄囊怎么办

怀孕7周只有孕囊无卵黄囊,原因有月经周期不规律、受精卵着床晚、胚胎发育缓慢、黄体功能不足、胚胎染色体异常等,也可能是母体疾病、免疫、环境因素。月经周期不规律可记录周期估算排卵,调整作息。着床晚要休息、补营养。发育缓慢要补营养。黄体不足要调整生活方式或用药。染色体异常可遗传咨询。还有治疗、注意事项等。

科普文章 2025-02-13

头孢安痛定的注射方法是什么

头孢安痛定注射方法有肌注和静注。注射前要皮试,皮试阴性才可后续注射。肌注选臀大肌等部位,遵循无菌原则,进针角度深度合适,成人剂量依病情而定。静注要选合适静脉通路,缓慢推注并控速。剂量由年龄、体重、病情决定。注射中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头晕、恶心等反应。各环节都重要且需专业医护人员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

科普文章 2025-02-13

唐氏筛查中危应该怎么办

唐氏筛查中危提示胎儿有中等患唐氏综合征风险。首先要进一步检查,羊水穿刺是确诊金标准但有创伤,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较安全但检测范围窄;其次进行遗传咨询,综合家族史、孕妇年龄评估更准确;孕期要保健,健康生活方式利于胎儿发育;还要调整心态,中危不代表胎儿一定患病。总之不必惊慌,多方面应对即可。

科普文章 2025-02-13

头孢类药物有多种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但没有头孢安痛定药物请确认问题内容准确性

头孢类药物包含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等多种。药物命名有规则,每种头孢药物名称特定。正规药品管理体系下,药物经严格审批才存在,不会随意命名。从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看,无资料表明有“头孢安痛定”这种药。头孢类药物有严格分类和命名规范,基于多方面因素可知“头孢安痛定”不存在。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时肚子发硬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时肚子发硬触摸有肌肉紧张度增加之感,可能由胎儿活动、子宫增大、假性宫缩、胎盘早剥、先兆早产等引起,也可能与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子宫肌瘤有关。胎儿活动时撞击子宫壁无需特殊治疗,子宫增大要多休息,假性宫缩可调整姿势深呼吸。胎盘早剥和先兆早产需立即就医。孕妇要关注身体其他变化,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3

孕期身材太胖应该怎么办

孕期身材太胖指体重增长超正常范围,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且每餐七八分饱。适度运动可选择散步、孕妇瑜伽,强度不宜大且避免危险动作,每天运动约30分钟。规律作息有助于新陈代谢。定期产检能了解体重和胎儿发育情况,医生会给予建议。重视孕期肥胖问题,采取这些措施可控制体重、减少健康风险并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初期阴道流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初期(前12周)阴道流血原因多样。可能是受精卵着床、过度劳累、性生活刺激、宫颈病变、先兆流产等,也可能是宫外孕、葡萄胎。受精卵着床出血多为正常生理现象,注意休息即可。其他原因引起的需相应处理,如过度劳累要减少活动量,性生活刺激要避免性生活等。情况复杂,孕妇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并注意营养均衡。

科普文章 2025-02-13

自然流产原因如何查找

自然流产原因查找需多方面考量。一是遗传因素,胎儿染色体异常常见,可分析流产组织核型。二是母体因素,全身性疾病影响胚胎发育,要检查相关指标。生殖器官异常如子宫畸形等会致流产,可检查子宫宫颈。内分泌失调影响胚胎发育,检测激素水平有用。环境因素接触有害物质等可能引发流产。自然流产原因复杂,多因素共同作用,全面检查才能找出原因并提供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后感冒鼻塞应该怎么办

怀孕后感冒鼻塞可非药物与谨慎用药应对。一要注意休息,孕妇身体虚弱,休息有助于恢复、抵抗疾病。二要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维C的果蔬增强免疫力。三要保持鼻腔通畅,可用生理盐水滴鼻、热毛巾敷鼻。四要谨慎用药,如柴胡口服液、银翘解毒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先尝试非药物方法,严重时遵医嘱用药并保持良好习惯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唐氏筛查应该怎么做

唐氏筛查是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的手段,通过抽取孕妇血液结合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进行。检查分孕早期(11 - 13周+6天)和孕中期(15 - 20周+6天),有时间范围限制。不需要空腹,正常饮食作息即可。检测甲胎蛋白等指标,孕早期可能查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结果判定有风险值,但低风险不代表绝对安全,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这对孕妇胎儿健康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时唐氏筛查应该怎么做

唐氏筛查是孕期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风险的检查。检测时间为怀孕15 - 20周,此时结果较准确。检测前正常饮食作息且要提供年龄、体重、末次月经日期等信息。检测方式是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结合相关因素计算风险。结果有低、临界、高风险三种,低风险不代表绝对无病,临界与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它很重要,孕妇应遵医嘱检测。

科普文章 2025-02-13

孕晚期小腹坠痛想大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晚期小腹坠痛想大便的原因包括胎儿入盆、子宫增大、假性宫缩、便秘、早产、肠道感染、胎盘早剥等。胎儿入盆多休息,左侧卧位;子宫增大要调整饮食、避免劳累;假性宫缩可热敷按摩;便秘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早产需立即就医。出现这种情况可先休息、调整饮食等,若疼痛异常要尽快就医,不要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时感觉胸口堵得难受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时胸口堵难受可能由孕期激素变化、子宫增大、姿势不良、贫血、心脏病等多种原因引起,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呼吸道感染、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调整姿势、休息、呼吸练习等。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孕妇要注意饮食、产检,症状异常要尽快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3

怀孕晚期脚肿如何缓解

怀孕晚期脚肿为正常生理现象,多因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致血液回流受阻。缓解方法如下: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且休息时垫高脚;调整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抬高下肢,脚下垫物促进血液回流;穿着合适,选宽松鞋袜;适度运动如散步。多种方式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脚肿。

科普文章 2025-02-1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