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主要由哪些病原体感染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盆腔炎主要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内源性病原体如厌氧菌、需氧菌,外源性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①内源性病原体:厌氧菌是盆腔炎常见的内源性病原体,比如脆弱类杆菌等。正常情况下,这些厌氧菌在女性生殖道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引发盆腔炎。需氧菌中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也可能成为盆腔炎的病原体,它们可能通过上行感染等途径导致盆腔炎。 ②外源性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引发盆腔炎。沙眼衣原体也是重要的外源性病原体,同样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后,可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盆腔炎。 盆腔炎的病原体有多种,包括内源性病原体中的厌氧菌、需氧菌和外源性病原体中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了解这些病原体有助于对盆腔炎的病因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预防和治疗盆腔炎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例如注意性生活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等,以减少盆腔炎的发生风险。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药流第十一天仍有血应该怎么治疗

药流11天仍有血可能由药流不完全、子宫复旧不良或感染等造成。药流不完全时残留组织影响子宫收缩致出血延长,残留少可用益母草颗粒等药物,多则需清宫;子宫复旧不良也会出血不止,要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且注意休息;感染如子宫内膜炎也会延长出血,要抗感染治疗。此情况需重视,要就医确定病因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

科普文章 2025-02-05

药流第十一天还有血应该怎么治疗

药流第十一天仍出血可能由药流不完全、子宫复旧不良或感染等引起。药流不完全时胚胎组织残留影响子宫收缩致出血,需超声确诊后清宫;子宫复旧不良可使用益母草颗粒、生化丸促进恢复;感染如子宫内膜炎等会致出血,需检查确定后用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感染。应重视此情况,及时就医确定病因并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5

宫颈癌淋巴清扫有哪些后遗症

宫颈癌淋巴清扫有多种后遗症,如淋巴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淋巴水肿因淋巴循环破坏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可影响活动能力且易加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损伤、术后活动少有关,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神经损伤会使下肢运动或感觉异常。这些后遗症影响患者身体和生活质量,术后需关注自身状况,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5

慢性妇科炎症应该怎么治疗

慢性妇科炎症治疗方法多样,需依据炎症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确定方案。生活习惯调整方面,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穿棉质内裤、注意性生活卫生、规律作息运动。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药物治疗中,细菌性用甲硝唑,霉菌性用氟康唑,均需遵医嘱。治疗是综合过程,多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科普文章 2025-02-05

药物流产应在多少天内进行

药物流产宜在怀孕49天内进行。怀孕49天内胚胎小,此时药流成功率高、母体伤害小,若怀孕天数多、胚胎大,药流易流产不全,引发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超过49天不建议药流,可考虑人流等方式。药流过程中异常需立即就医。药流要在正规医疗机构、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因其有副作用风险,自行用药危及生命。

科普文章 2025-02-05

子宫内膜癌需要注意什么

子宫内膜癌患者需多方面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上,饮食要均衡,多吃蔬果、全谷物,少吃高脂高糖食物;适当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方面,按医嘱进行妇科检查如超声、内膜活检,还有血液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查。了解疾病知识也很关键,包括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这有助于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科普文章 2025-02-05

怀孕早期发烧应该怎么办

怀孕早期为前12周,此期间发烧可先物理降温,若持续或有严重症状要就医。物理降温安全,可用湿毛巾冷敷额头或温水擦拭颈部等血管丰富部位。要多补充水分。若发烧不退或伴有头痛等严重症状必须就医,医生会检查,必要时权衡利弊用对乙酰氨基酚、柴胡注射液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且要严格遵医嘱。怀孕早期胎儿发育不稳定,处理不当影响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5

药物流产几小时能流掉

药物流产24 - 72小时能流掉。它通过先服米非司酮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再服米索前列醇促使子宫收缩排出胚胎,不过存在个体差异,24小时内或需72小时完成都有可能。超过72小时未流掉可能流产失败需就医检查,必要时清宫。药物流产有流产不全、出血多风险,流产后要注意阴道出血和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科普文章 2025-02-05

孕期恶心怎样缓解

孕期恶心可从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善生活习惯等方面缓解。饮食上,少食多餐、选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吃酸味食物可缓解;生活习惯方面,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助于减轻恶心。不过不同孕妇情况有差异,这些方法效果因人而异,这是常见现象,孕妇可按需选择合适方法。

科普文章 2025-02-05

打九价宫颈癌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九价宫颈癌疫苗接种有诸多注意事项。年龄上适用于16 - 26岁女性,超出此范围可考虑其他价型疫苗。接种前有性生活女性应做宫颈癌筛查且告知医生健康状况。接种时要选正规机构,保持接种部位清洁。接种后需观察15 - 30分钟,轻微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严重应就医,且接种后仍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各方面注意才能保证接种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2-05

阴道里突出一块肉肉是怎么回事

阴道内有突出肉肉存在多种情况。一是处女膜痕,生育或有性生活后的正常生理残留无需特殊处理。二是阴道壁脱垂,盆底肌肉松弛可致,年龄、分娩、腹压增加是诱因。三是子宫脱垂,分娩损伤等可引发。四是尖锐湿疣,HPV感染所致性传播疾病。发现此情况不要自行判断处理,应就医检查诊断并接受相应建议与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5

早产是几个月发生

早产指怀孕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分娩。怀孕40周左右,28周前为流产,28周后胎儿器官有一定发育具备生存能力,37周胎儿基本成熟,所以28周到37周间分娩为早产。孕妇若在此期间有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液等早产迹象需尽快就医,医生会评估处理。早产胎儿器官发育未全,出生后在呼吸、消化、免疫等方面可能有问题,需特殊护理。

科普文章 2025-02-05

子宫附件囊肿应该如何治疗

子宫附件囊肿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较小且无症状囊肿可观察等待,像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不适的可能是生理性囊肿,每3 - 6个月复查超声。囊肿较大、怀疑良性肿瘤且有症状可囊肿切除,恶性或有恶变倾向、年龄大无生育要求可附件切除。桂枝茯苓丸、小金丸可辅助治疗但要遵医嘱。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2-05

孕期糖耐量检查正常值是多少

孕期糖耐量检查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有正常范围。该检查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生理变化等可能影响血糖代谢,血糖超出范围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发现异常要就医,可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必要时药物治疗。检测方法和仪器会影响结果,但正规检测结果可靠,孕妇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维持血糖。

科普文章 2025-02-05

引产胎盘不出来应该怎么办

引产时胎盘不娩出可多法处理。首先可尝试保守操作,如按摩子宫促进收缩以助胎盘娩出,牵拉脐带时需谨慎。保守操作效果不好时可用药物,像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能刺激子宫收缩,但要遵医嘱。若均无效则可能需手术干预,如清宫术,不过有子宫穿孔、感染等风险。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安全排出胎盘,减少产妇损害。

科普文章 2025-02-05

子宫内膜多薄算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厚度有别,月经刚结束时为4 - 6毫米,排卵期8 - 10毫米,快来月经时10 - 12毫米,排卵期小于7毫米可能为内膜薄。内膜薄可由宫腔操作、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原因造成,若伴有月经量少、不易受孕等需就医检查,可能影响生育能力且预示潜在健康问题,必要时遵医嘱用药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5

经期夹腿有哪些危害

经期夹腿有诸多危害。一是影响经血排出,夹腿压迫盆腔影响子宫收缩致经血排出不畅,引发腹痛腹胀。二是增加感染风险,经期生殖系统脆弱,夹腿使会阴温湿利于细菌滋生繁殖,易引发阴道炎、尿道炎等。三是加重经期不适,加重性器官与盆腔充血,使腰酸腹痛坠胀和不良情绪加重。女性经期应避免夹腿,注意清洁休息。

科普文章 2025-02-05

人流手术之后如何尽快恢复

人流手术后需多方面措施促进恢复。休息方面,术后卧床2 - 3天,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适当散步有助于恢复。饮食上保证营养,多摄入蛋白质、蔬果,避免刺激性食物。个人卫生要保持外阴清洁,观察阴道出血。一个月内避免性生活且要避孕。同时要调节情绪。各方面都注意到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5

子宫生育年龄大小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生育年龄女性子宫长度约7 - 8厘米、宽4 - 5厘米、厚2 - 3厘米,腔容量约5毫升。其大小由多种因素决定,与生理功能相关。子宫过小可能是发育不良如苗勒氏管发育异常,过大可能与肌瘤、腺肌病等有关。子宫大小异常且有症状需就医检查治疗。女性应定期妇科检查,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5

孕妇阴道瘙痒晚上加重应该用什么药

孕妇阴道瘙痒晚上加重不应自行用药。这一症状可能由阴道炎(霉菌性、细菌性等,不同类型治疗方法有别)或局部皮肤过敏等多种因素引起。孕妇处于特殊时期,自行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必须就医明确病因,不管是阴道炎用药还是处理过敏,都要在医生谨慎评估、准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合理治疗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