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卵泡是需要憋尿的吗

张露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经腹部检测卵泡需要憋尿,经阴道检测卵泡则不需要憋尿。 1. 经腹部检测卵泡:这种检测方式是在腹部使用超声探头进行检查。憋尿可以使膀胱充盈,从而推开肠道等器官,让超声能够更清晰地透过腹部组织,看到卵巢和卵泡的情况。如果膀胱不充盈,可能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2. 经阴道检测卵泡:这种检测方式是将超声探头放入阴道内进行检查。探头距离卵巢和卵泡更近,不需要膀胱作为透声窗,所以不需要憋尿。而且经阴道检测卵泡相对经腹部检测卵泡,图像更加清晰,准确性更高。 不同的检测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卵泡检测前,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如果是经腹部检测卵泡,要提前憋尿,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排卵期出血算做一次例假吗

例假通常指月经,一般排卵期出血不算月经。正常排卵期出血少,呈点滴状或白带带血丝,持续 1 - 3 天,由激素水平波动致内膜少量脱落引起,与月经机制不同。异常排卵期出血若量近月经量且时间长,可能是内分泌失调致异常子宫出血,不能简单判断是否为月经,需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等。偶尔出现可不处理,频繁出现可能影响受孕或提示其他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03

排卵期出血是否会来月经

排卵期出血一般不影响月经周期,若出血量少、持续短,因雌激素下降致,月经会正常。但量大、持续长会干扰子宫内膜致月经周期紊乱,可能不按时来。若女性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也会使月经是否正常到来不确定。排卵期出血常见,频繁或量大应就医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科普文章 2025-01-03

排卵期出血还会来月经吗

一般排卵期出血后会来月经。少量出血多因雌激素下降致内膜少量脱落,基本不影响月经周期,会按时来潮;出血量多类似月经量时,可能影响内膜生长修复,使下次月经周期推迟或月经量改变,通常一两个周期后恢复正常。女性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排卵期出血后的月经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

科普文章 2025-01-03

26天月经周期正常吗

月经周期通常指两次月经第一天间隔时间,26 天一般正常,需视个体差异及伴随症状判断。若周期稳定在 26 天,经量经期正常且无异常情况,属正常;若之前周期非 26 天,近期突然变为 26 天或伴月经量、腹痛等症状,可能是身体问题,需进一步检查。正常月经周期范围 21 - 35 天,不同女性身体状况不同,周期会有差异,只要周期规律、身体无不适,不必担心。

科普文章 2025-01-03

月经周期正常吗

月经周期指两次月经第一天间隔,一般 21 - 35 天,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个体差异。青春期女性轴未成熟,激素分泌不稳致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随年龄增长会正常;育龄期女性周期在 21 - 35 天基本正常,近期压力大等会致紊乱;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致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月经量变化,这是生理过渡阶段。月经周期与整体健康密切相关,情绪波动、过度减肥或肥胖等也会影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1-03

经期同房会输卵管堵塞吗

经期同房有致输卵管堵塞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感染轻时,自身免疫系统可抵御病菌,不一定导致堵塞;感染严重会引发盆腔炎等,易致输卵管黏膜受损粘连而堵塞;多次经期同房,感染几率大增,增加堵塞风险。经期女性生殖系统脆弱,宫颈口开放易致细菌侵入,还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影响输卵管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03

经期同房会导致输卵管堵塞吗

经期同房一般会增加输卵管堵塞风险,非绝对。与个体抵抗力、感染情况等因素有关。感染轻时,自身免疫系统可抵御病菌,输卵管堵塞可能性小;感染严重会引发盆腔炎等,若未及时控制,炎症蔓延可致输卵管黏膜粘连、管腔狭窄,造成堵塞。经期女性宫颈口开放、子宫内膜有创面,易带菌,应避免同房以降低感染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1-03

月经期间能否塞药

月经期间一般不建议塞药,因宫颈口开放、有经血流出易增感染风险且可能冲药影响药效。但特殊情况例外,如急性阴道炎病情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塞药,需综合多因素考虑并告知风险;普通阴道炎或宫颈炎月经期间不建议塞药,应月经结束后规范治疗以保效果减少并发症。月经期间女性生殖系统脆弱,无论塞药与否都要注意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

科普文章 2025-01-0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严重与否

多囊卵巢综合征严重程度各异,症状轻的仅月经周期延长、轻度多毛等,调整生活方式可改善;症状中等的有明显月经不调、多毛等,需药物干预(如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症状严重的伴胰岛素抵抗、肥胖、不孕等,增加患病风险,需综合治疗,因其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患者应重视并定期检查以减少并发症。

科普文章 2025-01-03

囊肿手术后能塞药吗

囊肿手术后能否塞药取决于多种因素。体表囊肿术后创口小且恢复好时在医生指导下可能可塞药,如用红霉素软膏;生殖系统囊肿术后短时间不建议塞药,以防刺激创口致感染或影响愈合,出现感染迹象经评估后可局部用甲硝唑栓等且需遵医嘱;其他内脏器官囊肿术后一般不涉及塞药,多采用口服药或其他治疗方式辅助恢复。不同部位囊肿手术术后注意事项不同,需专业医生评估指导,患者术后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

科普文章 2025-01-03

人流与带节育环是否可同时进行

一般人流与带节育环不建议同时进行,因人流会伤子宫需时间恢复,同时放环会增感染风险、影响恢复致出血腹痛等。特殊情况如怀孕 6 周内、手术顺利、子宫收缩好、患者身体佳且严格无菌操作时可考虑同时进行,但需医生谨慎评估,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一段时间并按要求复查以保身体恢复正常。

科普文章 2025-01-03

带节育环时使用内置式卫生棉条是否可行

带节育环时使用内置式卫生棉条一般可行,前提是阴道无炎症或感染,此时通常无大碍,但需及时更换以防感染。若存在阴道炎症,如霉菌性、细菌性阴道炎等,使用则可能加重炎症,因其会在阴道内形成封闭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并刺激炎症部位。使用时要保证手部清洁并按正确方法操作,出现腹痛、阴道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03

闭经可以喝益母草颗粒吗

一般情况下,闭经喝益母草颗粒需根据原因判断。气滞血瘀型闭经可喝,因其活血调经能促经血排出改善症状,但需遵医嘱;气血虚弱型闭经不适用,因其以补气血为主,益母草活血不能补气血;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闭经喝益母草颗粒不一定有效,因其难以调节复杂内分泌失调。闭经是妇科常见症状,生活方式调整对月经正常恢复有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1-03

做过两次剖腹产能否进行人流

做过两次剖腹产可进行人流,但风险更高,需根据多因素判断。术后时间短则子宫切口愈合不完善,人流时易致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需谨慎操作并术前超声评估;子宫恢复良好时相对风险低,但仍需关注手术过程避免子宫收缩不良等问题。多次剖腹产史女性人流前要全面检查,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手术可行性与安全性,因其本身人流就有风险,此情况风险可能被放大,需谨慎对待。

科普文章 2025-01-03

怎么能确定着床失败导致的流血

着床失败导致的流血特点:出血量少,多为点滴状或褐色分泌物,受精后 6 - 7 天左右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可能是着床失败;出血量明显少于月经量,颜色淡红或褐色;常伴轻微下腹隐痛、坠胀或腰酸。怀疑时应就医检查,如 hCG 检测、超声等,未明确诊断前勿自行用药,着床失败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伴感染需遵医嘱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准确判断需靠专业检查,以防与其他情况混淆。

科普文章 2025-01-03

孕期如何鉴别宫内妊娠与宫外妊娠

鉴别宫内宫外妊娠多种方法,不同孕期表现不同。孕 6 周前 hCG 增长速度参考价值,超声难准确判断;孕 6 - 8 周超声重要,宫内可见孕囊等,宫外附件区见包块可确诊;孕 8 周后宫内孕囊胚胎渐明显,宫外腹痛流血严重可致休克,孕期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03

有过两次剖腹产经历能否进行人流

有两次剖腹产经历可人流但风险大,需根据多因素判断。剖腹产时间短一年内子宫切口未愈合牢,人流时子宫穿孔等风险增;时间长切口愈合好则风险降低。子宫恢复不佳有瘢痕憩室易致并发症,恢复良好则较乐观。胚胎着床位置在瘢痕处手术难度大易大出血,远离瘢痕风险低。人流前要详查确定胚胎位置和子宫恢复情况,术后需密切关注身体,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03

一年六次服用避孕药是否影响生育

一年六次服用避孕药对生育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短效避孕药激素含量低,停药后激素水平易恢复,多数女性生育能力不受明显影响;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频繁使用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月经紊乱、影响排卵,可能出现受孕困难,但个体差异大,内分泌系统脆弱的女性受影响可能更大,且部分女性即使频繁使用生育能力也可能不受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1-03

孕2个月是否可以做无痛人流

一般孕 2 个月可做无痛人流。此时胚胎未熟、子宫大小合适,利于手术吸出胚胎组织。术前需做超声等检查确保孕妇身体适合手术并排除禁忌证。但孕妇若有子宫畸形、严重全身性疾病等特殊情况则可能不适合。术后需注意休息、营养补充和外阴清洁避免感染,无生育计划应做好避孕措施。

科普文章 2025-01-03

刚怀孕是否还能在电子厂上班

刚怀孕能否在电子厂上班取决于多因素。工作环境良好且安全、强度不大,孕妇身体适应可继续上班,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工作环境不佳,存在辐射源或化学物质污染,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不建议上班。怀孕初期胎儿器官分化关键,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不良环境以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0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