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就是解大便。小孩解大便时肛门翻出一圈肉大多是直肠脱垂的表现,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直肠脱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尤其多见于小儿。由于小孩的胃肠功能不完善,直肠黏膜下的组织比较疏松,活动性较大,在孩子便秘、腹泻等情况下,会加重对直肠黏膜的损害,导致直肠内的压力升高,直肠黏膜向下移动,突出肛门外,形成直肠脱垂。小孩在解大便时,直肠黏膜下移,肛门就会翻出一圈肉。
建议家长带小孩到公立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直肠脱垂时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把脱出的直肠黏膜还纳入肛门,然后用胶布拉紧贴合肛门治疗,能够改善症状,促进恢复。同时可配合服用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要积极治疗小孩的腹泻和便秘等原发症状,防止症状加重。如果小孩的直肠脱垂比较严重或者病程比较长,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小孩平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多做提肛运动,能够增强会阴部位的张力,有利于直肠脱垂的恢复。并且要清淡饮食,避免便秘,防止症状加重。